上饶最长隧道在哪里(上饶隧道开工)

2022年4月27日18:06:58江西资讯7914字阅读26分22秒

上饶最长隧道在哪里,上饶隧道开工

内容导航:

  • 上饶到武夷山最长一条隧道走宁上高速最长的隧道有多长
  • 东上215省道起点终点分别是哪里
  • 如何通过最长的隧道
  • 这个中国有点野
  • 一、上饶到武夷山最长一条隧道走宁上高速最长的隧道有多长

    驾车路线:全程约127.0公里起点:上饶市1.上饶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行驶150米,右转2) 行驶120米,左转3)
    行驶50米,右转进入广平街4) 沿广平街行驶100米,左转进入锦绣路5) 沿锦绣路行驶270米,右转进入上饶大道6)
    沿上饶大道行驶820米,进入三清山西大道7) 沿三清山西大道行驶3.7公里,左转8) 行驶310米,过右侧的四通大厦约70米后,直行9)
    行驶540米,过上饶西互通约290米后,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10)
    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13.4公里,朝福州/武夷山/G1514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上饶西枢纽2.沿上饶西枢纽行驶890米,过上饶西枢纽约80米后,直行进入宁上高速公路3.沿宁上高速公路行驶101.4公里,在九曲/武夷山景区出口,稍向右转进入九曲互通4.沿九曲互通行驶1.1公里,朝武夷山景区/武夷山市区方向,右转进入S3035.南平市内驾车方案1)
    沿S303行驶2.9公里,调头进入S3032) 沿S303行驶680米,右后方转弯3) 行驶12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终点:武夷山风景区

    二、东上215省道起点终点分别是哪里

    东上215省道起点,终点分别是哪里2083是大连到海拉尔的火车 起点是大连,终点是海拉尔 祝您一切顺利!!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表示认可,请点一下“采纳为最佳答案”,表示对我的鼓励,谢谢!!杭长铁路客运专线是沪昆客运专线建设项目的一期工程,东起杭州,西至长沙,横贯浙江、江西、湖南三省。
    线路走向大体与浙赣铁路相同。
    新建线路长度约925.9千米,全线运营长度为921.8千米。
    杭长客运专线供运行动车组,采用本线旅客列车和跨线旅客列车混合运行的客运专线模式,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350公里/小时,通过能力按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时间3分钟设计。

    杭长铁路客运专线自杭州经金华、衢州、上饶、鹰潭、抚州、南昌、新余、宜春、萍乡等地市县区进入长沙。

    目前,专线设计暂设21个车站:

    杭州东、萧山、诸暨、义乌、金华西、龙游、衢州、江山、玉山南、上饶、弋阳东、鹰潭北、东乡北、进贤南、南昌西、高安、新余北、宜春北、萍乡北、醴陵北及新长沙。

    杭长铁路客运专线诸暨境内段正线里程50.921公里,途经店口、次坞、直埠、陶朱街道、暨阳街道、大唐、草塔、王家井、牌头、安华等10个镇乡(街道),建设工期为42个月,2013年中建成通车

    杭长铁路客运专线 招标文件要求:

    主要工程数量:新建正线桥梁为131座202.4km,占正线长度的68.4%;隧道35座24.834km,占正线长度的8.4%;路基67.95km,占正线长度的23%;正线铺轨581.566铺轨公里;站线铺轨45.587铺轨公里;车站7个;接触网837条公里,牵引变电所7处;房屋平方米。

    2.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牵引种类:电力

    3.计划工期:

    本项目计划于2013年6月底竣工,

    三、如何通过最长的隧道

    答:修建洛达尔公路隧道用了5年的时间,它从1995年施工,2000年通车,虽然修建的时间不长,但却修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洛达尔公路隧道位于挪威西部的松恩-
    菲尤拉讷郡,全长24.51千米,宽9米。隧道剪彩的那天挪威国王都亲自出席了,可见这条隧道在挪威甚至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以前,如果从奥斯陆到卑尔根,至少要花费14小时的时间,一路上,不仅要坐3小时的轮船到松思海峡,还要过一大段蜿蜒的山路,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天都黑了。有了洛达尔公路隧道,情况改善了很多,漫长的路程缩短了一半,时间也减少了一半,隧道每小时能容纳400辆车通过。洛达尔隧道的独特之处不是它的长度,而是该如何通过它。据计算,至少要花费二三十分钟才能通过这条世界最长隧道。一个人如果在封闭的隧道里面待久了,就会感到无聊、疲惫,这会影响行车安全,那么,该如何才能安全度过那二三+分钟呢!为此洛达尔隧道的开发者还组建了一个由心理学家、建筑设计师组成的建筑团队。经过多次探讨,建筑团队决定从环境和灯光着手解决问题。他们不仅严格要求隧道内的环境(如道路整洁),还在隧道内设计了很多灯,这些灯不是为了隧道照明安装的,而是为了调节司机的情绪,比如有让人感觉平静的蓝光;车道设计成细微的弯曲;不同的路段设有不同的灯光和风景等,有很多有趣的设计在里面。这样的设计,司机不会因为疲倦而无法集中精神,从而安全地通过最长的隧道了。

    四、这个中国有点野

    本文授权转载自

    星球研究所(ID:xingqiuyanjiusuo)

    本文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自然影像中国”

    与 星球研究所 联合制作

    6500万年前

    统治地球上亿年的霸主恐龙

    被一颗小行星砸出了三界之外

    (即白垩纪晚期灭绝事件,下图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艺术想象,源自短片@

    How Dinosaurs Went Extinct》)

    它的身后

    留下了一大片没有大型陆栖动物的空白土地

    从荒漠到海洋、从高山到峡谷

    从密林到草原、从湿地到河湖

    栖息地类型极为丰富的中国

    就是其中之一

    (现今的中国地形,图片源自@123RF,修正@张靖&王朝阳/星球研究所)

    对于长期被恐龙压制的哺乳动物而言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

    它们必须抓紧时间展开圈地运动

    从4个方向全面占领中国

    它们很厉害吗?

    1

    东北极寒地带

    东北地区

    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区域

    这里的冬季酷寒而漫长

    还曾创造-58℃的历史极端低温

    堪称中国的“寒极”

    (东北极寒地带,依据@郜二虎等《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调查单元区划方案》,之后区划亦同,制图@张靖&王朝阳/星球研究所)

    想要在此生活

    必须拥有强大的抗寒能力

    哺乳动物们给出了解决方案

    即厚厚的皮毛

    它们皮肤下方贮存脂肪、上方生长毛发

    毛发会在外围制造一层空气层

    足以隔热保温

    毛发为哺乳动物所独有

    其中毛皮最丰厚者又被称为“毛皮兽”

    毛茸茸的外表

    让它们和蛇等爬行动物显著区别开来

    非常容易被识别

    (毛茸茸的狗獾huān,猹chá的原型,摄影师@谢建国)

    以紫貂为例

    它体长约40厘米

    毛长却可以达到4.7厘米

    相当于一个身高170厘米的人

    浑身长满20厘米毛发

    冬天出门当然毫无压力

    (貂皮大衣的“原料”之一,因过度捕杀数量大为减少,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图拍摄于长白山,摄影师@王峥)

    紫貂占据了大兴安岭、长白山的密林

    以鼠类、鸟类、植物果实为食

    (紫貂,摄影师@陈建伟)

    对于爬树也不在话下

    穿着厚厚“毛皮大衣”

    依然可以轻巧地“自挂东南枝”

    (紫貂,摄影师@王峥)

    毛发的颜色还可以与周围环境协调

    以防御天敌

    也可以按季节更换

    有夏装、有冬装

    例如伶鼬夏天“身穿”棕红色皮毛

    腹部为白色或灰白色

    (夏季伶鼬,摄影师@Keven Law/维基百科)

    到了冬季

    则会换成一身雪白

    (冬季的伶鼬,拍摄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摄影师@武耀祥)

    雪兔也同样如此

    但或许是“白色颜料用尽”

    兔耳朵尖依然是黑色

    (雪兔,摄影师@谢建国)

    此外

    哺乳动物拥有强大的循环系统

    以人为例

    普通人一生中心脏博动达26 亿次

    从心室所博出的血流有15万吨

    可以装满80个标准游泳池

    足见能量之强

    强大的循环系统加上厚厚的皮毛

    让哺乳动物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

    为了更好地抵御寒冷

    东北的动物体型往往还比别处更加庞大

    以东北虎为例

    它的体重可以达到华南虎的两倍

    (东北虎,拍摄于东北虎林园,摄影师@谢建国)

    在最寒冷的时刻

    哺乳动物们提前储备好食物减少活动

    或者干脆选择冬眠

    (花鼠,冬眠的松鼠科成员之一,因背部的五道条纹,又被称为五道眉,摄影师@徐永春)

    直到来年大地返青、春暖花开

    狍子、马鹿、驼鹿各个蠢蠢欲动

    东北已经是哺乳动物的地盘了

    (狍子,所谓东北四大神兽之一的傻狍子,另外三种分别为扯犊子、滚犊子、猫驴子。
    拍摄于内蒙古白音敖包,摄影师@徐永春)

    占领了东北极寒之地

    还有一片超级广袤的荒原在等着它们

    2

    西部广袤荒原

    中国是世界上草原和荒漠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大兴安岭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大部分被草原、荒漠占据

    只有祁连山、天山等少量森林环境

    形成荒原中的绿岛

    这里气候普遍较为恶劣

    或是干旱荒芜、或是高寒缺氧

    (西部荒原,包含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蒙新区和青藏区,制图@张靖&王朝阳/星球研究所)

    但是哺乳动物发展出了完美的繁殖能力

    它们为胚胎提供安全的母体

    用乳汁喂养幼崽

    (哺乳动物因此得名)

    加上对后代完善的保护行为

    使得幼崽的成活率大为提高

    不用像其他脊椎动物那样一次生数十百千个

    另一方面

    哺乳动物还演化出不同的专长

    其中一支“祖传”打洞技术

    即啮齿类

    它包括以鼠兔为代表的兔形目

    和以旱獭(音tǎ)为代表的啮齿目

    两者都以醒目且终生生长的门齿为特征

    (What are you 弄啥勒? 喜马拉雅旱獭,摄影师@彭建生)

    一个啮齿类家族的洞穴可以长达8米

    以鼠兔和人类的身长换算

    相当于人类居住在80米长的隧道中

    在你眼中是一片荒野的地方

    却有无数个啮齿类家族门户相对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草原“地下城”

    (乔治·B·夏勒博士发现的一处黑唇鼠兔洞穴系统,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洞穴既可保暖

    又能藏身

    (天山脚下的旱獭,当不速之客到来时,迅速进洞;摄影师@祖力亚尔-塔力甫)

    还是一家“兔”、一家“獭”相依相偎的家园

    (在洞口张望的黑唇鼠兔,拍摄于青海,摄影师@谢建国)

    啮齿类是高效能的广谱摄食者

    它们以洞穴为中心

    用门齿啃咬植被、果实

    适应能力几乎没有极限

    全球所有现生哺乳动物种类中

    啮齿类占比超过40%

    是哺乳动物中演化最成功的一支

    从荒漠到湿地

    从草原到山区

    广袤的西部荒原上遍布洞穴

    四处吱吱作响,特别繁盛

    如沙鼠

    仅靠种子、果实为食

    无需饮水即能生活和繁殖

    (沙鼠,拍摄于内蒙古,摄影师@徐永春)

    跳鼠

    后肢特长、前肢极小

    一路蹦蹦跳跳

    (跳鼠,拍摄于内蒙古查干淖尔,摄影师@张小玲)

    黄鼠

    喜食植物最鲜嫩的部分

    直立起来宛如动画作品中的主角

    (黄鼠,拍摄于新疆,摄影师@刘钢)

    中国的西部荒原

    还是全球鼠兔的演化中心

    全球34种鼠兔中有29种分布在中国

    (川西鼠兔,拍摄于青海,摄影师@Staffan Widstrand)

    啮齿类之外

    哺乳动物的另外一支则“专攻”奔跑技能

    它们的四肢更加修长、步幅更大

    趾端还覆盖厚实坚硬的蹄

    可以防止奔跑中损伤

    所以被称为有蹄类

    这是一片有蹄类的广阔天地

    在青藏高原的空气稀薄地带

    藏野驴的时速轻松达到60千米

    “飞一般的感觉”绝非虚言

    (藏野驴,摄影师@陈建华)

    它们喜欢群体生活

    经常上百匹结成一群

    在荒原上狂奔猛跑

    但偶尔也会“驴打滚”

    (驴打滚,拍摄于扎布耶盐湖,摄影师@柳叶刀)

    中国的有蹄类多达70种

    个个都是奔跑健将

    包括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拍摄于青海湖,摄影师@徐永春)

    藏羚羊

    (藏羚羊,摄影师@张扬的小强)

    岩羊

    (岩羊,摄影师@邹滔)

    藏原羚

    (藏原羚,摄于曲麻莱,摄影师@仇梦晗)

    藏原羚尤以妖娆的大白屁股著称

    比白臀鹿还要妖娆

    (藏原羚,摄影师@姜曦)

    还有优雅的鹅喉羚

    (鹅喉羚,拍摄于新疆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摄影师@刘钢)

    王者风范的北山羊

    (北山羊,拍摄于乌鲁木齐一号冰川区,摄影师@刘钢)

    火红的赤斑羚

    (赤斑羚,拍摄于卡久寺,摄影师@贾纪谦)

    戴着白色“口罩”的白唇鹿

    (白唇鹿,注意请不要和白臀鹿搞混了,我们白的明显不是一个地方,摄影师@Jed Weingarten)

    有着螺旋状弯角的盘羊

    (盘羊,拍摄于克拉玛依后山,摄影师@吴朝明)

    以及沙漠狂奔的野骆驼

    (野骆驼,拍摄于新疆,季节性换毛,摄影师@陈建伟)

    怒气冲天的野牦牛

    (金丝野牦牛,摄影师@卡布)

    有蹄类的快速奔跑

    有利于躲避天敌的袭击

    还可以通过大范围迁徙

    在恶劣的环境中获得食物、水源

    普氏原羚、鹅喉羚等都有迁徙习性

    最著名的则是藏羚羊

    这些有蹄类迁徙

    构成了中国最壮观的生命活动之一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羌塘罕见的公藏羚羊迁徙,摄影师@青木)

    啮齿类、有蹄类的繁盛

    促进了哺乳动物中的食肉目的生长

    包括猫科、犬科、鼬科、熊科等等

    它们门齿小、犬齿强大而锐利

    常具利爪以撕捕食物

    身材纤细的香鼬体长只有20厘米

    却是捕捉鼠兔的好手

    (香鼬,拍摄于青海,摄影师@彭建生)

    赤狐隐蔽于荒野

    (考眼力:来找我啊;赤狐,摄影师@张强)

    待到时机成熟纵身一跃

    (赤狐冬季寻找雪层下的老鼠,定位后跃起扎向雪中,摄影师@刘钢)

    猎物轻松收入口中

    (赤狐,拍摄于内蒙古,摄影师@徐永春)

    藏狐似乎面露微笑

    (藏狐,拍摄于青海,摄影师@徐永春)

    兔狲却一脸严肃

    (兔狲,拍摄于青海,摄影师@Staffan Widstrand)

    好不容易捉到的鼠兔

    被草原雕截胡

    荒原上一点王法都没有

    (把我的鼠兔还给我,摄影师@徐永春)

    猫科动物中毛发最柔软的猞猁

    两耳上各炸着一支黑色的耳簇毛

    它捕捉啮齿类、有蹄类

    就连狐狸也不放过

    (猞猁,拍摄于青海,摄影师@星智)

    体长超过1米的雪豹巡视着岩石山地

    可以捕杀体重3倍于己的猎物

    (雪豹,摄影师@Jed-Weingarten)

    善于群体作战的狼

    几乎是荒原上最具威胁的猎手

    (狼与藏羚羊在可可西里对峙,摄影师@吴刚)

    笨重的棕熊既无群体优势

    又无速度优势

    但它食谱广泛

    植物、动物、腐肉都是美食

    依然可以美美地养活一家老小

    (可可西里的棕熊和幼崽,摄影师@布琼)

    至此

    包括东北、西部在内的半个中国

    已经被哺乳动物占领

    下一步它们将深入南方的丛林

    3

    南方丛林

    秦岭-淮河以南

    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

    再加上喜马拉雅山脉东南段、横断山脉

    这里降水充沛、气候温暖

    是中国森林最为密布的区域

    (南方丛林,包括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华南区、华中区、西南区,制图@张靖&王朝阳/星球研究所)

    哺乳动物中多个支系

    演化出了强大的树栖能力

    啮齿类的隐纹花松鼠

    四肢强健、趾端有锐爪

    在树枝上攀爬嬉戏、游刃有余

    (你俩在干嘛?树上也不消停?隐纹花松鼠,南方常见种,摄影师@邢超)

    还有一种巨松鼠

    体重可达隐纹花松鼠的20倍

    其背部和尾部为黑色

    腹部呈现黄色

    非常特别

    (巨松鼠,拍摄于云南,摄影师@赵建英)

    如果需要在不同枝叉间移动

    多数啮齿动物主要依靠攀爬或跳跃

    (黄足松鼠,注意爪子为黄色,拍摄于云南,摄影师@徐永春)

    但同为啮齿类的鼯鼠就不一样了

    它们营巢于高大的树洞中

    (红白鼯鼠,松鼠科,拍摄于秦岭,摄影师@蔡琼)

    凭借着体侧与四肢连接的飞膜

    轻轻一跃便可滑翔而出

    一个会飞的家族成员

    真是给啮齿类长脸

    (霜背大鼯鼠,第2张为飞行轨迹,摄影师@商睿)

    飞翔本领在啮齿类中并不多见

    但在翼手目就属于稀松平常了

    它们俗称“蝙蝠”

    全球种数多达1300余种

    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类群

    它们依靠吸盘栖息于树木

    甚至棕榈叶茎、蕉叶

    (犬蝠,拍于香港,摄影师@吴颖)

    后肢与尾间拥有薄而多茸的翼膜

    后肢甚至可以180度扭转

    以便进行各种飞行变换

    (果蝠,拍摄于云南,摄影师@何晓滨)

    而树栖动物中最重要的一类

    非灵长目莫属

    它们的拇指(趾)多能与它指(趾)对握

    在树栖攀缘时可以握紧树枝

    中国非人灵长目动物共有30种

    分为懒猴、猴、长臂猿3科

    其中懒猴科因行动迟缓而得名

    该科最小的倭蜂猴

    体重仅有约400-700克

    (倭蜂猴,拍摄于云南,摄影师@张琦)

    长臂猿科有8种

    它们手比脚长

    是敏捷的攀爬者和臂行者

    (西黑冠长臂猿,摄影师@谢建国)

    猴科的种数多达19种

    包括分布于广西的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摄影师@谢建国)

    分布于广西、贵州、重庆的

    黑叶猴

    (黑叶猴,拍摄于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摄影师@史江洪)

    分布于云南的菲氏叶猴

    (菲氏叶猴,摄影师@徐永春)

    分布于南方多省区的藏酋猴

    (藏酋猴,摄影师@何雄周)

    以及最著名的3种金丝猴

    川金丝猴毛色金黄

    最符合“金丝”之名

    (川金丝猴母子,摄影师@丁宽亮)

    黔金丝猴毛色为灰褐色

    脸部为淡蓝色

    (黔金丝猴母子,摄影师@丁宽亮)

    滇金丝猴毛色以黑、白为主

    厚厚的唇部呈现粉红

    堪称“烈火红唇”

    (滇金丝猴母子,摄影师@丁宽亮)

    灵长目动物拥有复杂的社交行为

    与此配合的是

    它们演化出了复杂的表情肌

    喜怒哀乐溢于言表

    (滇金丝猴的微笑,摄影师@丁宽亮)

    森林中

    树栖哺乳动物的种类如此丰富

    地栖动物同样千姿百态

    水鹿、青鼬、豹猫、大象等地栖、半树栖物种

    在林地中往来穿梭

    (第1张青鼬,红外触发拍摄,图片源自@猫盟;第2张金钱豹,红外触发拍摄,图片源自@蔡琼)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南方山地极为立体的

    森林生态系统

    同一片山林,甚至一颗树上

    不同的动物一起取食

    热闹非凡

    (森林生态系统,仅作示意,非实际场景,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而在更大空间范围内

    尤其横断山脉、喜马拉雅东南段、秦巴山区

    高山峡谷鳞次栉比

    还形成了垂直跨度更大的生态系统

    (垂直生态系统,仅作示意,非实际场景,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中国146种特有物种

    有一半以上就是这里完成演化的

    包括最著名的大熊猫

    它很有可能是在冰期来临时

    因为食物匮乏

    与其他物种竞争失败

    干脆由肉食改成了素食主义者

    (我是野生的,不是动物园的,秦岭大熊猫,摄影师@孙晋强)

    占领了东北极寒地带

    占领了西部广袤荒原

    占领了南方丛林

    现在只余最后一击

    4

    占领全中国

    数十亿年的演化史中

    生命从海洋走向陆地

    但是强大的哺乳动物决定重新占领海洋

    他们退化体毛、退化后肢

    生长出尾鳍、背鳍

    并用喷射的方式哺乳幼崽

    这便是鲸目动物

    (中华白海豚,拍摄于香港,摄影师@吴颖)

    海豹的祖先也在若干年前

    与犬科、鼬科分道扬镳

    它们四肢特化为鳍状

    前肢鳍足大而无毛、后肢转向体后

    以利于上陆爬行

    (斑海豹,拍摄于山东,摄影师@顾晓军)

    最终中国的水生哺乳动物

    多达数十种

    (中国部分水生哺乳动物分布,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但是这还不够

    真正对中国的全面占领

    是由哺乳动物中的一支高智商玩家完成的

    即智人

    智人是灵长目人属的唯一成员

    直立步行、臂长不过膝、体毛退化

    却凭借高度发达的大脑

    数万年间迅速覆盖全中国

    (中国人类足迹指数地图,通过城市建设、土地利用、道路分布、夜晚灯光等多个指标衡量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颜色越红表明影响越大,数据源自@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制图@王朝阳/星球研究所)

    与此同时

    早先的哺乳动物们只能不断退却

    整个华北地区

    只有太行山还有野生华北豹“苟延残喘”

    (华北豹,红外触发拍摄,图片源自@猫盟CFCA&北京师范大学)

    还有多种哺乳动物在中国灭绝

    只能重新从国外引入

    包括麋鹿

    (麋鹿,拍摄于江苏,摄影师@孙华金)

    野马

    (普氏野马,拍摄于新疆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摄影师@刘钢)

    人类

    作为哺乳动物的一员

    有责任给我们的同类一条生路

    因为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

    世界上哺乳动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

    正是中国

    (世界哺乳动物多样性排名,数据源自@蒋志刚等《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2017年中国的哺乳动物种数更新为693种)

    P.S.“自然影像中国”是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飞羽视界、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发起的一个面向大众的自然保护传播项目。
    其主旨是:用影像展现中国特有的、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生态奇观

    P.S.
    主要参考文献: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蒋志刚等《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蒋志刚等《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2版)》、胡杰等《哺乳动物学》、徐海根等《中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评估报告》、Michael
    J. Benton《古脊椎动物学(第4版)》、刘凌云等《普通动物学》、IUCN《中国猫科动物》、郜二虎等《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调查单元区划方案》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风光

    听说哺乳动物都点赞了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编辑 ? 邱小奕

    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一键置顶公众号 从此划船不用桨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2022年9月2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9月2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2022年9月2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治愈出院1例(鹰潭市1例,在贵溪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2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
    2022年9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9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2022年9月1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治愈出院1例(鹰潭市1例,在贵溪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30例,累计出院病例1425例...
    2022年8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8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2022年8月1日0-24时, 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新增治愈出院2例,均在南昌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97例,累计出院病例1395例。截至...
    2022年7月3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7月3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2022年7月31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新增治愈出院1例,在南昌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3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