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一结点赞(兼职点赞一单一结)

2022年5月2日11:32:06网络资讯12329字阅读41分5秒

一单一结点赞,兼职点赞一单一结

内容导航:

  • IP地址的数字代表什么
  • 什么是父结点、子结点
  • 我们都是插电青年
  • 谋杀微信者无名之辈
  • 一、IP地址的数字代表什么

    1、IP地址的表示方法 IP地址 = 网络号+主机号
    把整个Internet网堪称单一的网络,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在Internet网的主机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标示符,Internet管理委员会定义了A、B、C、D、E五类地址,在每类地址中,还规定了网络编号和主机编号。
    在 TCP/IP协议中,IP地址是以二进制数字形式出现的,共32bit,1bit就是二进制中的1位,但这种形式非常不适用于人阅读和记忆。
    因此Internet管理委员会决定采用一种"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表示IP地址:面向用户的文档中,由四段构成的32
    比特的IP地址被直观地表示为四个以圆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其中,每一个整数对应一个字节(8个比特为一个字节称为一段)。
    A、B、C类最常用,下面加以介绍。
    本文介绍的都是版本4的IP地址,称为IPv4.
    ●A类地址:A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第一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A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第一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0"。
    不难算出,A类地址第一个地址为,最后一个地址是,换算成十进制就是127,其中127留作保留地址,A类地址的第一段范围是:1~126,A类地址允许有27
    -2=126个网段(减2是因为0不用,127留作它用),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3组8位二进制数,每个网络允许有224-台主机(减2是因为全0地址为网络地址,全1为广播地址,这两个地址一般不分配给主机)。
    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
    ●B类地址:B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两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两组8位二进制数,B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两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0"。
    B类地址第一个地址为,最后一个地址是,换算成十进制B类地址第一段范围就是128~191,B类地址允许有214
    个网段,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2组8位二进制数,每个网络允许有216-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多的网络。
    ●C类地址:C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3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主机标识占1组8位二进制数C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3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10"。
    C类地址第一个地址为,最后一个地址是,换算成十进制C类地址第一段范围就是192~223,C类地址允许有221
    个网段,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1组8位二进制数,每个网络允许有28-2= 25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少的网络。
    有些人对范围是2x不太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
    如C类网,每个网络允许有28-2= 254台主机是这样来的。
    因为C类网的主机位是8位,变化如下: …… 除去和不用外,从到共有254个变化,也就是28-2个。
    下图是IP地址的使用范围。
    网络类别 最大网络数 第一个可用的网络号 最后一个可用的网络号 每个网络中的最大主机数A 126(27-2) 1 126 B (214) 128.0
    191.255 C (221) 192.0.0 223.255.255 254 2、几个特殊的IP地址 1)私有地址
    上面提到IP地址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看到这句话你可能有这样的疑问,像192.168.0.1这样的地址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并不唯一,这是为何?Internet管理委员会规定如下地址段为私有地址,私有地址可以自己组网时用,但不能在Internet网上用,Internet网没有这些地址的路由,有这些地址的计算机要上网必须转换成为合法的IP地址,也称为公网地址,这就像有很多的世界公园,每个公园内都可命名相同的大街,如香榭丽舍大街,但对外我们只能看到公园的地址和真正的香榭丽舍大街。
    下面是A、B、C类网络中的私有地址段。
    你自己组网时就可以用这些地址了。
    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131.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IP地址由4部分数字组成,每部分都不大于256,各部分之间用小数点分开。
    A类:IP地址的前8位表示网络号,后24位表示主机号.其有效范围为:1.0.0.126.255.255.254.B类:IP地址的前16位表示网络号,后16位表示主机号.其有效范围为:128.0.0.191.255.255.254.C类:IP地址的前24位表示网络号,后8位表示主机号.其有效范围为:192.0.0.222.255.255.254.1、互联网协议地址缩写为IP地址。
    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2、IP是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
    3、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
    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4、IP地址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编址的方式,也称为网际协议地址。
    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
    5、IP地址编址方案:IP地址编址方案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A、B、C、D、E五类,其中A、B、C是基本类,D、E类作为多播和保留使用。
    6、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8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可以用于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络。
    软件名称:兔!~子动态IP软件语言:简体中文软件类别:网络加速运行环境:WinXP/Vista/Win7/Win8/Win10/手机你如果需要改不同的IP地址,刷网站点击量,这个对你有很大帮助

    二、什么是父结点、子结点

    答:排在前的结点叫父结点,其后的结点叫子结点,同一层中的结点是兄弟结点,由父结点产生子结点叫扩展

    三、我们都是插电青年

    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者杜子建,在自己的原创视频《老杜见解》里吐槽:

    人与人不再以肉身的方式交往,我们已经进入虚拟现实时代,只接受网络化慰藉,不接受甚至排斥地面关怀。

    我们都是插电青年,普遍生存状态单一无趣:“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社交靠手机,游戏打半生”。

    父母打电话觉得烦,朋友联系也懒得回应,习惯性把“有什么事不能在微信里聊吗”挂在嘴边,不久后的未来,人们就会失语,就是失去语言状态,人不用语言说话。

    人与人之间的带表情的带情感的,带相互眼神交换的这种表达也会消失。

    想起我们互相调侃时说的那句“是手机不好玩,还是电视不好看,要恋爱,要结婚。

    当有婚孤独、不婚不恋、唯网络是瞻的大时代到来时,我们都会变成什么样?

    完美票圈的背后

    真假难辨

    Youtube有个很火的视频《Are You Living an Insta Life》,被中译为《扎心不,老铁》,讲的是完美票圈背后迥然不同的现状:

    打了粉底假装刚刚睡醒;

    明明果汁很难喝还发动态赞美味;

    几个人聚餐都在刷手机,却po图表示相聚很愉快。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看得真切,那一个个无懈可击的动态下是最赤裸和落差很大的现实。

    来源于腾讯视频

    为什么?

    视频的最后,有这样一个画面。

    回家看到爱人,女人想拍照合影秀恩爱,男人却极度厌烦,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感情不好,但女人还是发了合影,发完后前一秒还在伤心难过,躺在床上伤心。

    可是一看到逐渐增加的点赞,却满意地笑了。

    自我营造的虚拟完美生活,居然让这个女孩可以忽视现实中的狼狈和不幸。

    真的是扎心了老铁,很讽刺,也很真相,看到他们时,我也看到了自己。

    发动态的第一秒屏蔽了动态仅对自己开放,过了三分钟后,开放了动态,一小时后看到寥寥的点赞数和留言时,我又设置了动态的权限。

    怎么说呢,每一个动态都不再是它本身的意味,聚会晒照片,出镜率高的就是关系好;生日特意发动态送祝福,是在意和重视。

    互赞和互动成了新型的社交方式,照片美说明你过得好,点赞高说明你人缘好。

    所以当赞量变化,你的情绪也跟着起伏,开始患得患失,是不是自己被遗忘了,还是动态太low了。

    每个人都希望被关注,被赞美,于是每个人都投身到大网络里,渴望社交,渴望和世界保持联系,卯着劲经营自己的完美人设,就怕错过了什么。

    慢慢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网络和现实生活的界限愈发模糊,你也开始困惑“我到底在干什么?有意思吗?我到底想要什么?”

    “like”带来的虚假愉悦

    你受够了没?

    人人视频上路易ck戏谑吐槽社交乱象,讲了一次参加女儿学校舞蹈表演,只顾拍视频,不看孩子的现象。

    调侃他们拍的视频一百年后自己也不会看,只是为了发动态看别人的夸赞,其实呢夸赞的人也不会看,只是习惯性评论。

    他说参加了一个煞有介事的舞蹈表演,总之呢,那天大家都到了,所有的父母,所有的人都来了。

    然后每个人都带着他们的手机,每个父母人手一支。

    当时的景象真的是,所有的父母站在那里,每个人都用手机挡住近在他们眼前的孩子们,他说自己走到舞台的另一边时,看到这些人把IPAD举在他们脸的前面。

    搞得像是都在参与证人保护计划一样,这些孩子们根本看不到他们的父母。

    然后每个人只顾着看录影画面,而录的东西就在咫尺前方真实上演。

    路易调侃道:

    你录这个要干嘛?你永远也不会拿出来看嘛。

    你连人在现场都可以没看到你小孩在干嘛了,就算再给你一百万年,你也不会去看这个影片嘛。

    你根本也不打算看。

    你只是想把它放到脸书上,上传吧,大家来看吧,我现在要去睡一下了。

    然后你就等着看大家的留言。

    我的天啊啊啊啊啊…

    好可爱哦….

    而且你知道吗,他们其实也没有看影片。

    视频里,路易ck在上面吐槽,下面的听众都在大笑,不是因为多搞笑,恰恰是他描述的现象无处不在:

    吃饭、聚会、活动、演出,手机看够了才会看你,甚至有时候拍到一张满意的图后,就代表着活动的结束,剩下的节目就是全员修图。

    满满的相册和视频,费了半天整理上传的你再没看过,而点赞朋友动态的你也从没仔细地把对方的视频看完过。

    所有的精心和费力都成了无限死循环的无用功。

    而那些存在过的赞,我们苦苦为之欣喜和盼望的,开发者表示“厌恶这个功能”。

    Facebook的“like”(赞)是它最成功、最具标志性的功能。

    自2009年正式推出后,“like”功能令Facebook的用户活跃度飙升——每个人都很享受被人点赞的感觉,很快,点赞成了所有社交媒体的标配。

    但是开发“like”功能的主要工程师Justin
    Rosenstein,却厌恶自己开发出来的这种功能,他说:like带来的是一种虚假愉悦,它非常诱惑,也非常空洞。

    他表示现在是注意力经济时代,得流量才会成功,所有开发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使用者上瘾。

    而这些开发者却苦苦寻找戒网的方式,甚至下载了限制使用的APP,来克制自己的欲望。

    因为人们不愿意见面了

    手机电不满就没了安全感

    意识到这点后,戒网,逃离手机,避免成为低头族开始被呼吁。

    有抽象艺术家创意拍摄超现实画像,人的脐带连接着手机给予讽刺和警示。

    还有动画《低头人生》,更是入围2018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初选名单,种种形式的重视足以看出人们的焦虑和不知所措。

    来源于腾讯视频

    知乎上有个话题叫:“如果低头族的行为是值得反思的,那么问题在哪?”

    有几个回答我很喜欢。

    @皎度:有时候拿起手机只是为了避免尴尬。

    @阿瑶:周围人都拿着手机,自己不拿显得格格不入。

    @紫金山上的外星人:下一次人们再说社交网络使得我们反对真实社交,我就给他们看这张图。

    图片来源于知乎

    发现了吗?只是交通工具与手中的物品变了而已,人还是那样的人。

    低头这个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当一味为离不开手机焦虑的同时,我们也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显然科技的发展让网络变成了获取信息和打发时间的好工具。

    另外当周遭环境的吸引力比不上它时,才会有这么多人低头。

    缓解尴尬也好,顺应趋势也罢。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饭桌上嘴巴又热情的人依然会招呼大家吃菜热聊,内向性子冷淡的人即使没手机也会闷头吃菜,或者发呆,手机有时候只是多出来的一种选择。

    只要好好地利用,它显然会是有利无害的生活小帮手。

    而真正让我们焦虑不安、和内心不适的是什么?

    痴迷经营虚假完美形象,还不自知地告诉所有人“我很好”的荒唐;

    去哪都喜欢拍拍拍,拎不清生活,分不清主次,错过美好的无趣;

    网络慰藉成了自己的全部,逃避现实,自娱自乐的安逸。

    还记得看过一篇随记《离开网络的这几天》,全文讲述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多次忍不住想开手机的冲动。

    等几天后打开手机一条留言也没有,一个最近来访也没有,好友们还过得好好的,无比失落和恍惚。

    他问自己迷恋网络以来获得了什么,离开网络一个月,一年,甚至更久,又会失去什么?

    电影《生存家族》就讲述了一个全城停电,也没有任何会来电预兆的故事。

    电影截图来源于豆瓣电影

    剧情围绕一个四口之家展开,忙于工作的父亲,被家务所困的母亲,沉默寡言的弟弟,自私自利的姐姐,大家用惯性维系着生活的运转,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家庭缩影。

    画面无疑是温暖治愈的,具有软科幻元素的“灾难”,带来的不是毁灭却是一辈子都可能得不到的平静和亲密。

    变故让他们愿意倾诉和回忆,把坚硬的外壳变软,把沉默的心事诉诸语言,回到了生活本真的样子,家庭最初的温暖。

    这时我仔细思考,网络便利时代,收获的,失去的到底是什么?我竟怎么也想不起来。

    我只知道人们不愿意见面了,手机电不满就没了安全感。

    AI兴起,智能化社会,网络更加发达的未来,内心愈发焦虑。

    只想说,雾气渐浓,找回本真,路依然在脚下,自省和自知力就是你的方向标,自持和自律就是你的路灯,坚定向前,雾气会散,明天会发光。

    你要不要偶尔断断电?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小女贼。
    犯二的呆萌狗,假正经的文青,半吊子写手,生命不止,折腾不止的假想流浪追求者。
    微信公众号:小女贼(id:xnz-912)。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Pixabay、知乎和影视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wechateam@获取更多信息。

    2018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四、谋杀微信者无名之辈

    编者按:80后、90后、00后——比起按照年代生硬划分人群,并从这些数字代际中寻找他们各自的特征,我们更喜欢用“年轻人”来形容一个群体。
    他们也许才刚上大学,也许已经年近30,特征包含但不仅限于中二、追星、爱看动漫、成天埋首社交网络。
    这不是因为他们是90后或00后,而是因为他们正年轻。
    36氪“年轻人啊”系列致力于发现时下年轻人们最关心的娱乐及消费趋势,欢迎继续关注本专辑。

    “天下苦微信久矣。

    这是每个想要挑战微信社交地位的创业者的立论。

    每天发圈的就剩微商和广告,承载工作、学习、家庭以及陌生人关系的微信,越来越重,越来越杂了,于是人们揣起手,谨言慎行,朋友圈只剩下只展示三天内容的一条线。
    而微信7年,也足以见证一个人从血气方刚到棱角圆润。
    不少人都在期待社交产品的新鲜感。

    但是社交平台创业从来是门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生意,而且成功者还能享受很长一段时间增长的惯性。
    沉淀了十个亿用户的微信,拔一根毫毛都变现可观。
    比如拼多多在财报中,就郑而重之地将微信入口5年的“租约”计入无形资产。

    微信的疲惫和成功的诱惑,都被创业者看在眼里。
    创投圈对社交平台创业的讨论也多了起来。
    前有子弹短信打破沉寂,让夜空一亮。
    子弹曾3天拿到1.5亿融资,来敲门的投资者太多,一度给罗永浩带来了甜蜜的烦恼。

    2018年4月成立的微脸WeFace,高喊“这一次,Facebook真的来了”的口号,并于今年11月在应用商店上线。
    创始人吴昌澍并不避讳谈论微脸和脸书的高相似度,他直言微脸就是中国的移动版Facebook,但区别在于,微脸完全基于移动端。

    摩拳擦掌的敌人,还有微信的前高管们。
    黄天晴——前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基础产品中心总监,开发了echo瞬间。
    echo瞬间偏向图文视频社交。
    前腾讯微信公众平台产品经理杨茂巍也是echo瞬间的股东之一。
    目前echo瞬间还在内测中。

    微信海外版的前产品负责人岳中琦创建了硬核app,硬核最有冲击力的特色是只能加11个好友,因为岳中琦认为“重要的人没那么多”,直击微信好友关系臃肿冗杂。

    这四款被创投业关注得较多的产品,使用起来到底如何呢?36氪的一群小伙伴们用一周的时间(11月21日—11月27日)对子弹短信、微脸、echo、硬核,进行了体验,试图从普通用户的视角,探讨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社交新形态。

    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能够冲击微信的大概率不是锤子这样仍然主打文字的社交产品,而是图片,或者声音为主的产品。
    总而言之,需要给用户来点好玩的。
    ZEPETO目前还远远没有形成社交氛围,但它起码已经体现了好玩的特色,让用户愿意自发传播,自发产出内容。
    至于视频社交,现阶段也许太超前了。

    总体评价:

    1、子弹短信——越大而全,越担心它做不好

    子弹成名早,但一直没什么社交沉淀。
    从陈旧的手机通讯录挖来好友,即使加了也不会想聊天。

    所以产品团队想用优质内容——话题广场和锤子阅读,辅助客群沉淀。
    但现在话题不多,内容更新慢,前一天的话题,第二天依旧在最前面。
    锤子阅读在模仿头条的聚合上,对信息来源做了一道筛选,自媒体少,偏向权威可信的专业媒体。
    但大搞内容,成本不小,摆在锤子面前的问题是,用户来子弹短信的动力是什么,难道仅仅注册一下,diss一下微信就走?

    虽然子弹自夸自己比微信好用,但在它弹出使用教程的那一刻,我觉得我宁愿用微信。

    子弹短信有微信式的聊天,微博式的话题广场,头条式的锤子阅读——即时通讯+内容,子弹短信锚定了要做比微信更优秀的微信,然而市场需要第二个微信吗?哪怕子弹真比微信发语音、看短信方便一点点,但它远远没有好到让用户放弃几百个微信好友,挪步到空荡荡的子弹上。

    子弹短信真如子弹,一瞬间的惊艳,从最初的App Store社交榜第一名,到如今鲜少被谈论起,话题之后,仍然要回归产品。

    2、微脸:中国移动端的Facebook?

    微脸直接套用了Facebook的模板。
    加好友、发布状态、设置状态等界面都很雷同。
    在体验的一周里,微脸是唯一一款更容易让用户加到弱关系好友的App,通过验证几乎毫无障碍。
    虽然系统推荐的大概率是一群种子用户,并非真正的潜在好友,但也不失为一种激活策略。

    微脸瞅准了现代人的“认亲”需求。
    人人网的谢幕,并没有抹杀“人以群分”的结网需求,人们依然想沿着关系链,找隔壁班的同学,找校友和同事。

    但是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微脸在app社交榜的排名,从发布之初的60多名,一直跌到400名外。
    所以,摆在创始人吴昌澍眼前的头等大任,就是激活高校、公司的社交关系链。
    不久前,微脸还上线了给北大学生寄明信片的活动,也像当年的人人网那样,先主攻几所头部高校,再促进扩张。

    3、Echo:想要做微信的后花园?

    Echo是微信前产品经理的创业作品。
    echo即为回声、共鸣,echo这个app也是想做一个基于小众共鸣的平台,设想了三五好友建个圈子,真诚互赞的场景。
    再看老气横秋的微信,好友庞杂,让人不想随便发状态,点赞也让人感到负担和疲惫,身边不少朋友的朋友圈都渐渐成了只显示三天内容。
    所以Echo定位就是,分流一部分对微信产生疲惫感的用户,让他们重新集群。

    不过三四天之后,我们的小圈子就完全销声匿迹了。
    echo小圈子场景很站不住脚,支撑三五好友迁移的动力是什么?是建一个微信群方便,还是换一个平台?

    图像化社交永远偏向一个秀场。
    没有修好图,都不好意思发,尤其对于精致的一二线年轻人。
    既然是舞台般的秀场,就需要观众,而在这光秃秃的平台里,放声歌唱却无人鼓掌,好比大R玩家没有众多不充钱的玩家环绕,就没有氪金打怪升级的动力。

    echo用了一周,仍然只有我们5个人,它虽然背靠微信,大家的moment消失后,再也没有新的出现,新鲜感过了,大家不来了。
    不过在我就要得出“echo就是一方孤寂的小花园”的结论时,发现参与实验的好友中有人首页刷出了信息流,可以看到echo好友之外的别人的动态——这似乎是个内测中的功能,也许echo的产品团队终于发现:如果不能和真正的陌生人产生联系,这放弃了互联网最大的魅力——窥见牢固的小圈子之外,别人的生活。

    左为作者的echo首页,右为某好友首页出现的信息流

    4、硬核——创始人可能还在思考方向,11个人的社交到底怎么做。

    这是被弃用最早的app,加好友难,聊天难,使用中一头雾水。
    但是它还在内测中,未正式上线。

    一周体验报告

    Day1:充满新鲜感

    微脸:

    虽然号称真实信息、真实姓名,但是我用了甄嬛的照片当头像,居然顺利通过了。
    选择生日的时候,我选择了假信息,1994年,没有被抓包。

    说到与用户打招呼的第一个界面——登录界面,不少中国社交平台创业的一大败笔就是,要求访问通讯录。
    产品经理你好,这已经是8102了啊!要么不存手机号,要么就往微信存了。
    这是微脸、子弹短信落入的第一个俗套。

    “安卓机上的微脸,强制访问了通讯录,但是通讯录中没有一个人用,有点想卸载了。

    微脸刚开始给每位用户推荐的人都是一样的,这些好友带着俊男美女的头像,不少带有教育和工作履历背景。
    加了其中一个后,推荐的潜在好友,都会自动和你有一个共同好友。
    可以理解,在用户体量不大的情况下,需要给单个用户多推好友,这样才能让用户的页面多刷出来一点信息。

    子弹短信

    子弹刚诞生,激起水花的时候,有些人注册了,还在朋友圈晒子弹二维码。
    但是这些人也离开得最早。

    “关联通讯录之后发现已注册的朋友有不少。
    但是申请好友都没有通过,应该都卸载了。

    “用子弹短信加通讯录中唯一一个使用子弹短信的好友,但是她没理我,微信询问得知早就弃用了。

    不过子弹短信不愧是明星app。
    虽然没有几个好友,但是有话题广场、锤子阅读的内容撑腰,依旧可以在没有几个熟人的情况下,带动起部分粘性。

    话题广场下有很多##频道。
    在#我有一个群#的话题下,很多用户贴了群的二维码。
    比如“喜欢历史的朋友进群交流”、“英语阅读群”、“厨艺群”、“水族花鸟群”等,颇似qq群,连接了较弱的关系。

    用户进自己感兴趣的频道浏览或发帖,比如#深夜发吃报复社会#,就是大家晒吃。
    在#内容引起极度舒适#下,有一些有趣图片。
    整体来看,子弹短信的图文质量挺高,且很丰富。

    “看到比微信好友还陌生的通讯录好友,被加到子弹短信上,我对这种社交毫无兴趣,因为这些人躺在我的通讯录里好多年,要联系,我老早加微信了,倒是有点期待子弹短信怎么做内容。

    但是做内容是费力的,子弹的新闻分类还不多,关键问题在于,看不到这是啥时候的新闻,今天都11月21号了,首页还是王思聪庆祝IG夺冠。

    Echo瞬间

    Echo瞬间是微信前产品经理创业的软件。
    所以登录就有惊喜:登录界面就是单一的微信登录入口。
    摆明了要把微信的水,分流一部分到自己的田里。

    界面简洁到没有前进、后退关闭按钮,变成左滑、右滑。
    可以随手拍照or上传图片,可以在图片上加文字,变换字体,也能保存到本地。
    灵机一动,隐隐觉得它可以是我制作表情包的软件。

    echo发布内容,可以同步到微信,或者把微信好友拉过来建个小圈子。
    但小圈子并不是传统的文字和语音聊天,而是发图。
    图片上每个人都可以打标签评论,有点像站在图片上聊天?

    除了图片,视频上也可以打标签。
    Echo似乎想做成一个图片or动图版弹幕,所有好友都能在一张图片上标记。

    图片上可以发表情,表情显示后会消失,但是这些表情并非表情包,而是系统自带的,苹果风的中规中矩的表情,这点很限制网民的创造力。

    硬核

    硬核还没上线app store ,所以跟朋友要的邀请码:手机号注册,网名,不需要真名。

    硬核的名字很形象生动,开屏界面一个核桃下面写道:重要的人没那么多。
    所以,硬核只能加11个好友。

    界面光秃秃,发了一条动态,觉得很寂寞。
    就到处找跟别人互动的入口。
    翻来翻去,终于通过问别人找到了——“找仁”。

    找人要输入对方的名字,这也就意味着你得先去微信问别人,“你的用户名是什么”,才能够找到对方。
    比如好友名是iuxxx,你就必须手动输入这一串,而且硬核也没有二维码名片。

    搜到iuxxx后,点击对ta感兴趣,但被感兴趣的对方也没有收到任何提示。
    还需要你再在微信上提醒一下对方,“我关注你了,我的用户名是iuxxx,你去加下我。
    ”然后,对方去搜索一下你的名字,点击对你感兴趣。
    终于,你们成为好友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其累赘的路径。

    虽然重要的人不多,但也不能这么麻烦啊。
    这要多么强烈亲密的关系,才让人坚持翻山越岭、克服重重阻碍,加上好友。

    但辛辛苦苦加了好友,也不能聊天。

    “我觉得这款软件还没成熟。
    它还没想好自己要做什么。

    Day2:继续摸索

    微脸。
    发了几条动态,原理跟人人网一模一样。
    开始在微脸上加好友,虽然推荐的“可能认识的人”一个都不认识,但既然推荐了就来者不拒。
    加了也没有聊天。

    子弹短信。
    没用子弹聊天,但是瞅了瞅话题广场,感觉跟前一天没有什么变化,也没啥人气。
    在子弹短信的话题广场,加了不少群。

    Echo。
    惊喜之二来了。
    微信的“服务通知”提示我,echo上好友给我留言,分享新瞬间了。
    觉得echo和微信关系果然非同一般。
    但其他人一直试不出来这个提醒。

    硬核。
    不想用硬核的第二天。
    但还是上去发了条状态,“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搞不懂这个玩意儿。
    ”想到一个场景:要是我删了一个人,对方岂不是很尬,但不方便删,就只能弃用这个app了。
    创始人咋想的,为了11个人专门建一个app?

    Day3:硬核出局了

    微脸。
    一口气加了不少好友。
    也有一两个用户主动来搭讪。
    发现一些微脸用户的个性签名就是自己的微信号。

    子弹短信。
    因为加了几个子弹短信的群,感到非常吵,上去专门一个个设置了免打扰。
    感觉话题广场还是没啥变化。

    Echo。
    发的状态24小时消失后,保存在我的回忆里,这相当于阅后即焚的理念。
    继续发了几条状态。
    不过已经没有第一天的热闹感了。
    其他人还是试不出来我昨天的微信通知提醒。

    硬核。
    已经从我们的名单中划出去了。

    Day4:归于平淡

    微脸。
    虽然好友多了一些,但是页面能刷出来的信息流还是太少了。
    看到了一个卖鞋的微商。
    哪里有人,哪里就是微商的战场。

    子弹。
    把子弹的群退了一半。
    特意再删了几个通讯录加的好友,感觉完全没有联系的欲望。

    Echo。
    发的moment都消失了,有种落寞感。
    特别是翻我的回忆的时候。
    今天只有我一个人发了新动态。

    Day 5:放弃子弹

    微脸。
    零星收到好友请求。
    盘点了一下微脸好友,发现有一些投资人、腾讯阿里工作的人——这大概可以成为我的工作工具?但也未必比脉脉好用。
    有人主动来跟我聊天要微信。

    子弹。
    不想再用子弹。

    Echo。
    在“我”的页面上,无内容,不想邀请好友,不想建圈子。

    Day 6:有点无聊

    微脸。
    虽然已经有三十几个好友了,但是页面刷出来的信息流太有限了。
    今天看到的还是昨天的状态。

    Echo。
    孤独的一个我。
    不想用了。

    Day 7:尾声

    微脸。
    搜了一下创始人吴昌澍的名字,并通过了!互动热情大涨。

    但是当时一起体验其他好友早已不用微脸了。

    虽然这四款产品都有各种各样的产品逻辑,或是破解微信的冗余关系,化繁为简,或是从社会网络的角度,让人沿着关系结网,但是它们都统一地缺乏一个引爆点。

    即使子弹短信话题度不减,排名维持在百名左右,不温不火,近期完善了用支付宝扫码、能点开抖音、微博等链接分享,但是,它只不过更像现在的微信,而且还是比微信差太大。

    也统一地缺乏一点想象力。

    谁引爆了?

    1、基于虚拟人物和图片的Zepeto

    迈入12月,捏脸图让朋友圈变得有点热闹。
    这些图片分享自这款韩国Snow公司开发的3D虚拟形象社交软件Zepeto。
    用户在上面可以捏脸,像QQ秀一样从商城买漂亮皮肤,买道具装饰自己的卧室。

    提到捏脸,Zepeto可不是当年稚嫩的脸萌。
    脸萌的创始人郭列,当年仅是一名大学在校学生,凭借兴趣做出了脸萌。
    而韩国Snow公司则在美颜自拍领域深耕多年,旗下还有snow、B612、looks、Line Camera等app。
    韩国是一个以追逐颜值著称的国家,Zepeto的母公司Snow,显然在揣摩人们比美,以及自我展示的心理上有很深的洞察。

    12月2号,Zepeto在维修升级,但大量用户依然在源源不断涌入,app变得异常卡顿、不断黑屏和白屏,但依旧没能阻止Zepeto的排名迅速超越今日头条,蹿升为app
    store免费榜的第一名,并全天霸榜。
    目前,Zepeto用户数已经达到百万级。

    在商业模式上,Zepeto是个一出生就能赚钱的app。
    用图像社交,并打通微信脸书Twitter,迅速获客;并树立“红人”(也不会受红人牵制),引导用户预期,“我也想这么时尚!”,促进皮肤销售,用户要么充钱,要么看广告
    or 玩游戏赚钱。

    但是Zepeto服务器不稳定,持续败坏用户体验。
    就在刚刚我打开Zepeto时,发现自己的账号被清空了,而昨天我刚买了一套圣诞装。

    而且,Zepeto还面临的一个尴尬境地是,人们在软件里捏脸合影,但最终还是回到微信朋友圈和群里分享。

    2、用歌声交友的音遇

    另一款上升很快的交软件是音遇,这是一款以歌会友的产品,但你很难把它当成一款音乐软件。
    它的logo也是一个音符,看上去跟抖音很像,在音遇上,声音才是硬通货,可以不用看脸。

    只不过,跟全民K歌这种以唱歌特好听的大牛为中心不同,在音遇上,侧重的是“抢麦”,每个人能抢到的歌词事实上只有一句,听到唱歌好的大神你当然会赞美,但非要在情歌里加进自由发挥的rap,或者是真真假假走调破音的用户会更让你想关注。
    观察音遇在微博大V那里投放的软广也可以发现,在启动期,音遇自己也是更推崇以各种搞怪的UGC来吸引新用户。

    对年轻人来说,无论是展示图片和声音,都比文字更有意思更有信息量;比起围观各种身怀绝技的人在秀,用自己的创意来参与其中更有意思;比起好不好听,好不好看的攀比,好不好笑,好不好玩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App Store社交榜排名第二的音遇碰到的问题是,如何让那些日常对唱歌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的用户进来。
    毕竟,以音乐为门槛,已经足够筛掉一大批人,如果只是为了看段子的话,抖音上就已经有足够多。

    我们体验报告中测试的软件,并非是完美的。
    但它们是改变萌发的端倪,青萍之末的微风。
    它们背后是想要改变格局的创业者,也连接着一群想要一点改变的用户。

    再来看微信,我们感激微信对社会连接方式的改变,但是我们也期待有想象力的社交产品继续问世。
    交织流动的网络,每一节点的相遇,都闪烁着不一样的微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农村开2元店要投资多少钱 网络资讯

    农村开2元店要投资多少钱

    两元店遍布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人气只增不减,其产品多样,价格便宜,吸引了众多忠实粉丝,当然,开一个两块钱的店不是摆地摊那么简单,想开店,怎么开两元店?   一、市场研究 能不能开一个两元店,开店之前一...
    通过手机能赚钱的软件推荐 网络资讯

    通过手机能赚钱的软件推荐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手机,手机赚钱软件就是用户下载软件然后试用就可以盈利,手机每个月都会花很多钱,但是这里有几个可以从手机上赚钱的软件,这些软件都可以通过实验套现,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所有通过手机赚钱...
    跟车装卸工400一天包吃住的装卸工责任 网络资讯

    跟车装卸工400一天包吃住的装卸工责任

    1、协助执行公司的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及相关管理制度。 2、监督或合理使用货物储存和装卸设施设备并妥善管理。 3、协助调查运营部的异常货,如货损货差,原因分析,责任落实,改善措施落实。 4、组织正确、安...
    副业赚钱的路子有哪些 网络资讯

    副业赚钱的路子有哪些

    副业赚钱的方法有哪些?有哪些简单的副业赚钱方法?这个时代,大家都想多赚钱,总觉得自己的工资不够用,但是说到赚钱,有些人就会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做,有哪些简单的副业赚钱方法? 这个时代,大家都想多赚钱,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