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有什么叶片厂(萍乡风电叶片厂还在生产吗)

2022年5月3日09:04:07江西资讯7736字阅读25分47秒

江西萍乡有什么叶片厂,萍乡风电叶片厂还在生产吗

内容导航:

  • 中材科技萍乡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怎么样
  • 湖北老二的悲歌
  • 江西萍乡在哪里
  • 绿色环保
  • 一、中材科技萍乡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怎么样

    摘要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由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作为主要发起人组建。公司继承了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原北京二五一厂)玻璃钢/复合材料研究开发五十多年的技术和经验,拥有高水平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队伍,是专业从事风电叶片及其模具研究、设计、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早形成兆瓦级风电叶片产业化的公司之一,也是国内知名、北京地区唯一的兆瓦级风电叶片制造商。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具有一个年产1000套兆瓦级风电叶片总部制造基地、一个兆瓦级模具制造基地、一个新产品设计开发中心和一个综合试验中心。2008年11月,公司在甘肃省酒泉市投资设立西北制造基地,具备年产500套兆瓦风电叶片生产能力。目前,华东、东北以及海外的兆瓦级风电叶片制造基地也在积极的筹建中,2010年,公司将形成3000套以上兆瓦级风电叶片的生产能力。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工艺先进,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专利和科技奖项,科研成果丰硕,并通过了GL、ISO9001质量体系以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目前生产的1.5MW/Sinoma40.2风电叶片,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公司针对国内风力资源特点专门研究开发的。该产品气动外形更加适合我国储量丰富的低风速区域,启动风速更低、发电效率更高,同等风力条件下,发电量比国内其他1.5MW风机叶片发电量约提高15%,得到了国内多家知名风电主机厂的青睐,已成功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30多个风场批量装机运行。2009年初,该型号叶片还成功出口南亚,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化。公司产品得到了新能源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同,已与金风科技、华锐风电等多家国内一流风电主机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和业务合同,累计合同金额已超过了20亿元。在生产和优化Sinoma40.2叶片产品的同时,公司已成功或正在配套开发1MW、1.5MW、2.0—3MW机组的系列产品,将形成一系列兆瓦级叶片产品线,以满足不同风况、不同地区和不同客户的要求。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2012年将到达50亿元。公司已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攀升,与国内同类企业相比均处于领先地位,成功跻身国内风电叶片制造行业前三甲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8 ('wywContentAnswerPayChatList-',
    [{"content":null,"ctype":1,"type":1},{"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
    中材科技(萍乡)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怎么样?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由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作为主要发起人组建。公司继承了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原北京二五一厂)玻璃钢/复合材料研究开发五十多年的技术和经验,拥有高水平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队伍,是专业从事风电叶片及其模具研究、设计、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早形成兆瓦级风电叶片产业化的公司之一,也是国内知名、北京地区唯一的兆瓦级风电叶片制造商。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具有一个年产1000套兆瓦级风电叶片总部制造基地、一个兆瓦级模具制造基地、一个新产品设计开发中心和一个综合试验中心。2008年11月,公司在甘肃省酒泉市投资设立西北制造基地,具备年产500套兆瓦风电叶片生产能力。目前,华东、东北以及海外的兆瓦级风电叶片制造基地也在积极的筹建中,2010年,公司将形成3000套以上兆瓦级风电叶片的生产能力。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工艺先进,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专利和科技奖项,科研成果丰硕,并通过了GL、ISO9001质量体系以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目前生产的1.5MW/Sinoma40.2风电叶片,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公司针对国内风力资源特点专门研究开发的。该产品气动外形更加适合我国储量丰富的低风速区域,启动风速更低、发电效率更高,同等风力条件下,发电量比国内其他1.5MW风机叶片发电量约提高15%,得到了国内多家知名风电主机厂的青睐,已成功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30多个风场批量装机运行。2009年初,该型号叶片还成功出口南亚,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化。公司产品得到了新能源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同,已与金风科技、华锐风电等多家国内一流风电主机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和业务合同,累计合同金额已超过了20亿元。在生产和优化Sinoma40.2叶片产品的同时,公司已成功或正在配套开发1MW、1.5MW、2.0—3MW机组的系列产品,将形成一系列兆瓦级叶片产品线,以满足不同风况、不同地区和不同客户的要求。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2012年将到达50亿元。公司已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攀升,与国内同类企业相比均处于领先地位,成功跻身国内风电叶片制造行业前三甲如果你的问题己解决,请在右上角点击结束并介绍服务,给个5星赞,谢谢!

    二、湖北老二的悲歌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344-湖北黄石作者:冷夜寒星 制图 / 编辑:孙绿 / 校稿:猫斯图

    在湖北省江汉平原的东端,有这样一座曾经赫赫有名、而今亟待振兴的城市。
    这里曾是《磁湖安流亭》诗中“华阁相辉”的繁荣之处、这里有我国近代第一座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这里有中国第一个国家级乒乓球训练基地、这里是中国三千年矿冶古都,这里便是湖北省黄石市。

    图为黄石磁湖跨过港区便是长江

    进入21世纪,随着资源的枯竭、全球冶金制品市场的价格波动,黄石坐了几十年的湖北“老二”的交椅也被迫让出。
    今天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近湖北黄石。

    一湖如碧镶黄石白浪粼粼逸趣兴

    从湖北鄂州沿长江直下,至江西九江瑞昌,这条一百多公里的地带密集的分布着大量的铜矿、铁矿、煤炭等资源,中国古代四大铜镜铸造中心之一鄂州、三千年矿冶古都黄石(大冶)、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矿冶遗址瑞昌铜陵铜矿等均分布于此,因此称之为“冶金走廊”。

    “冶金走廊”与周边

    黄石就位于这条冶金走廊的中间地带。
    作为走廊中资源最富集、种类最多样的城市,黄石在古代和近现代冶金工业发展中无疑是冶金走廊中的明珠。

    在黄石大冶的铜绿山上,有一种野花叫铜草花。
    商周时期的先民在没有先进的勘矿技术情况下,逐渐发现了铜草花与铜矿间的微妙联系,用这个天然寻矿“路标”发现了铜绿山上的矿石。
    黄石三千年矿冶古都的历史也由此拉开帷幕。

    铜绿山

    铜绿山矿周围被考古发掘出的五里界城、鄂王城、草王嘴城三座古城,正是当时为了管理黄石大冶地区铜矿的采冶而修筑的城址。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黄石地区的铜矿、铁矿冶炼一直是封建国家的武器和货币的重要铸造地之一。

    立国于长江中游的楚人,对于黄石地区的铜矿资源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从而有了楚庄王面对周王室使者时,“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的豪言,这底气便来自黄石地区丰富的铜矿资源。

    强盛时期的楚国

    后来铜绿山古铜矿一流的采矿冶炼技术被成功嫁接到炼铁上,三国时鼎足天下的吴王孙权、唐末农民起义中转战南北的枭雄黄巢都曾在此铸造剑戟,隋炀帝更曾在黄石铁山置炉铸造钱币。

    可以说黄石大冶就是古代中国的金属之都。

    五铢白钱—隋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明嘉靖年间,黄石地区的煤炭资源被发现,和铜矿铁矿一起构成了黄石的矿产底蕴。

    明末清初,黄石还成为了武汉至九江间唯一的港口,因港口矶石“石色黄”,故名黄石港。

    沿长江分布的黄石港左侧水域即为“黄石磁湖”

    湖北省因其通达四方的战略位置、便利的交通和丰饶的物产,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成为中国的要地和腹心之一。
    黄石地区既有矿产又有港口,自然是整个湖北的重地,开发潜力巨大。

    湖北、江西、安徽沿江城市(徽京好像乱入了)(可横屏观看)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
    作为清末洋务派后期的代表人物,他指出要“开辟利源”、“用己之铁”,上任后他经过一番勘察,确定了“采铁山之铁,炼中国之钢”的决心。

    1890年,张之洞开始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
    1893年,大冶铁矿正式投入生产,成为我国近代第一座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

    晚清大冶(黄石)

    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联合组成了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从此,黄石地区的近代重工业开启了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

    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虽然相距颇远,却能以水路连接(萍乡虽属江西,却离长沙更近)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黄石的发展打下了殷实的“家底”,目前,黄石已发现矿产76种,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7种,是全国六大铜矿基地、十大铁矿基地之一。

    新中国的大冶(黄石)

    建国后,全国十大特钢之一的大冶钢厂、全国十大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全国三大水泥生产基地的华新水泥厂、全国六大铜矿之一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湖北省黄石煤炭矿务局等27个重点工业项目先后建立,成为黄石乃至全省工业的脊梁。

    新中国的大冶(黄石)X2

    改革开放以来,黄石更是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一度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光环中大放异彩,一路抒写着‘黄老二’的辉煌。
    历史最高时期,黄石采掘业及其加工业生产总值占GDP总量的62%,整体经济实力仅次于武汉,成为湖北省第二大城市。

    但是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改革越发深入,黄石原有的矿业生产实力开始显现出短板。
    面对全球能源市场、钢材市场和有色金属市场的低迷,在资源逐渐枯竭的背景下,矿业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也在减弱。

    面对省内宜昌、襄阳等市的迅猛发展,黄石不仅丢掉了自己的湖北“老二”的交椅,甚至陷入了经济困境。
    2016年,黄石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在整个湖北省都居于中下游水平,曾经被黄石鄙夷几十年的下游江西九江也在GDP总量上大大超越了黄石。

    夹在九江与强大的武汉之间且不论与更加下游的地方比较(可横屏观看)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黄石的发展困境除了与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相似的产业结构落后、传统工矿企业效益下滑等因素外,还有自身地缘方面的突出困扰。

    首先是现今鄂东城市格局制约了黄石发展的外部空间。

    鄂东诸城

    建国以来,鄂东的地区行政区划经过数度调整,最终形成了今天黄石、鄂州和黄冈三个地级市。
    但是三个地级市的中心城区距离太近:黄冈和鄂州隔江相望,黄石与鄂州相隔也才20多公里。

    这里很拥挤

    黄石主城之一的黄石港区已经延伸至了黄石、鄂州两市交界的花湖镇,而再向北发展就到了人家的地界,这对大型企业的空间拓展造成了阻碍。

    鄂州的手臂很长...

    其次是黄石内部的与大冶市的整合困难又限制了黄石的内部发展空间。

    黄石地区历史上一直延续着大冶县制。
    日军侵华后,1938年大冶沦陷,日军在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建置“石黄示范区”。

    1945年日本投降后,复置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
    1948年将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合并为石黄镇,隶属于大冶县。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
    1950年8月,成立省辖黄石市。
    1959年,大冶县开始划归黄石市。
    1995年大冶撤县设市(县级)后仍由黄石市代管,这才发轫了黄石管辖大冶的历史。

    黄石市在当代城市发展中一直力图将大冶市撤市设区成为自己的市辖区,从而能够全面统筹地区资源。
    但是地名历史更为悠久,且作为湖北唯一的全国百强县市的大冶市,出于自身发展被撤市设区后边缘化、从属化的忧虑,一直反对黄石对大冶撤市设区。

    帮大家理清思路

    因这一矛盾还激发过群体性事件,以至于黄石对大冶的撤市设区一直没能实现。
    最后的妥协是,大冶将其境内的金山街道交由黄石市开发区管辖。
    但是这离黄石全面整合大冶的目标还有些距离。

    最后是武汉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发展对其他的城市的虹吸作用显著。

    黄石想要的就是摆脱“矿坑深一层、资源少一点”的低附加值的资源依赖性工业。
    但是湖北钢铁、机械制造等行业高附加值、高产能企业或设备又都布局武汉,留给黄石的,只有原始的开采粗加工或高污染的落后产能。

    因采矿和冶炼造成的环境恶化进一步给黄石引进高新产业带来障碍。

    在黄石有很多

    黄石目前针对自身发展困局,寻求突破的方式也与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雷同,主要是围绕产业提升价值链、产品迈向中高端,着力振兴制造业,以及发展金融业、旅游业、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等。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美国也有一个黄石

    黄石目前的经济崛起的突破方式虽然找准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般规律,但还是难以破除地缘空间带来的限制。
    黄石目前所培育壮大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引进难度不小,实际落户的产业仍多是武汉此类的产业的附属。
    黄石另一主推的新港多式联运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也面临着武汉港及其新港的激烈竞争。

    有的城市很大有的城市很小

    向东看,长江下游安徽省行政区划的优化调整或许能给湖北省鄂东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2011年,安徽省撤销了地级巢湖市,安徽省第二大城市芜湖由此获得了长江对岸的无为县、和县沈巷镇;2015年,还做出了将安庆市枞阳县划入铜陵市等行政区划调整。

    这些调整做大了区域中心城市,破除了长江对一些城市发展的空间限制和阻隔,对于省内经济格局的平衡作用和意义已经开始得到体现。

    安徽沿江诸城

    也许黄石的崛起需要的不仅仅是当地人民的埋头苦干和另辟蹊径,还需要湖北省对省域内经济势力布局的优化统筹。
    无论是融城聚力还是百花齐放,都好过现今僵持的格局。

    无论是钟楼老街间晨练的老人,还是厂矿里挥汗如雨的工人,亦或是磁湖畔高校中的年轻人,每一个出生、驻足在这里的人们,提起黄石时,不应只是对过去历史的自豪和对今天现实的哀叹,还应看到一个触手可及的美好未来。

    END

    扩展阅读

    我局更多观察文章,戳下面

    国家:

    美国

    |

    日本

    |

    英国

    |

    法国

    |

    俄国

    省区:

    河南

    |

    山西

    |

    甘肃

    |

    西藏

    |

    东北

    城市:

    南京

    |

    徐州

    |

    长春

    |

    大连

    |

    楼兰

    三、江西萍乡在哪里

    答:江西西部城市,湖南长沙的东部,驾车的话2小时以内,动车1小时到

    四、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标志的含义 :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下方的绿色环保,左右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
    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
    如淮河流域。
    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
    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一些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人民币,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
    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也不过500亿元。
    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
    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
    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
    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1.2~1.8元。
    提高生产成本5%。
    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
    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
    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
    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
    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
    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片面强调简化审批,限期办理相关手续。
    而不管项目是否会存在污染情况,只要来投资就批准,个别地方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存在“首长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
    再次,环评质量亟待提高。
    有些环评单位不坚持科学评价,不敢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数据说话,评价结论含糊,模棱两可,将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与否的结论推给审批部门,甚至极个别的环评单位弄虚作假,编造、伪造数据,或者隐瞒事实,严重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使环境影响评价流于形式,丧失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起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工作开展不足。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政府主导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监管数量庞大的建设项目,显然力不从心。
    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国家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
    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
    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表明,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重化工业时代: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
    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年日本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一规律。
    毫无疑问,中国没有可能跨越这样一个重化工业时代。
    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国家太大,无法像芬兰那样,在本国制造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借助于全球化分工,直接进入高科技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曾回过苏南老家,小时候那种清清河水,坐着船就可到达四乡八镇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
    而令笔者吃惊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
    在中国,即使不发展工业,由人口增长带来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环境恶化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这样的污染,也需要大笔投资,需要有经济基础。
    中国在治理污染问题上,任重道远,需要依法办事,制止恶性环保事件的发生,延缓环境恶化的速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2022年9月2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9月2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2022年9月2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治愈出院1例(鹰潭市1例,在贵溪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2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
    2022年9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9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2022年9月1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治愈出院1例(鹰潭市1例,在贵溪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30例,累计出院病例1425例...
    2022年8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8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2022年8月1日0-24时, 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新增治愈出院2例,均在南昌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97例,累计出院病例1395例。截至...
    2022年7月3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7月3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2022年7月31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新增治愈出院1例,在南昌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3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