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中州是哪里(江西上饶属于哪里)

2022年5月19日09:21:14江西资讯8183字阅读27分16秒

江西上饶中州是哪里,江西上饶属于哪里

内容导航:

  • 中州在哪里
  • 唐代中州是现在的哪个省
  • 中州市哪里的
  • 请问,中州指的是哪里
  • 一、中州在哪里

    又名“中土”、“中原”、“中国”,是黄河中下游河南的古称,意为国之中,华夏之中,古代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由于重要的“国之中、天地之中”的地理位置,中州地区数千年来一直都是历代群雄逐鹿中原、鼎立天下的兵家必争之地。

    二、唐代中州是现在的哪个省

    你好,满意请采纳!唐代上、中、下州的划分主要依据人口多少而定,武德年间3万户者为上州;开元十八年规定4万户以上为上州,2.5万户为中州,不满2万户为下州。
    人口的多少,成为当时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极重要指标。
    唐朝前期,州有辅、雄、望、紧、上、中、下七等。
    当时全国共有327州,其中有上州(包括辅、雄、望、紧州)109个;中州有29个;下州有189个。
    量户口定州县等第例 武德令。
    三万户已上为上州。
    永徽令。
    二万户已上为上州。
    至显庆元年九月十二日敕。
    户满三万已上为上州。
    二万已上为中州。
    先已定为上州中州者。
    仍旧。
    至开元十八年三月十七日敕。
    太平时久。
    户口日殷。
    宜以四万户已上为上州。
    二万五千户为中州。
    不满二万户为下州。
    其六雄十望州三辅等。
    及别敕同上州都督。
    及畿内州并同上州。
    缘边州三万户已上为上州。
    二万户已上为中州。
    其亲王任中州下州刺史者。
    亦为上州。
    王去任后。
    仍旧。
    武德令。
    户五千已上为上县。
    二千户已上为中县。
    一千户已上为中下县。
    至开元十八年三月七日。
    以六千户已上为上县。
    三千户已上为中县。
    不满三千户为中下县。
    其赤畿望紧等县。
    不限户数。
    并为上县。
    去京五百里内。
    并缘边州县。
    户五千已上亦为上县。
    二千已上为中县。
    一千已上为中下县。
    州县分望道 贞观元年三月十日。
    并省州县。
    始因关河近便。
    分为十道。
    一曰关内道。
    古雍州之地。
    二曰河南道。
    古兖豫青徐四州之地。
    三曰河东道。
    古冀州之地。
    四曰河北道。
    古幽冀二州之地。
    五曰山南道。
    古荆梁二州之地。
    六曰陇右道。
    古雍梁二州之地。
    七曰淮南道。
    古扬州之地。
    八曰江南道。
    古扬州之地。
    九曰剑南道。
    古梁州之地。
    十曰岭南道。
    古荆州之地。
    凡天下三百六十州。
    自后并省。
    迄于天宝。
    凡三百三十一州存焉。
    而羁縻之州八百。
    京兆府尹有三。
    京兆。
    河南。
    太原。
    大都督有五。
    潞。
    扬。
    益。
    荆。
    幽。
    都护府有六。
    单于。
    安西。
    安北。
    安南。
    安东。
    北庭。
    为大都护。
    又有上中下都督府。
    凡天下军有四十。
    府有六百三十四。
    镇有四百五十。
    戍五百九十。
    守捉有三十五。
    景云二年五月。
    出使者以山南控带江山。
    疆界阔远。
    于是分为山南东西两道。
    又自黄河已西。
    分为河西道。
    关内道 新升都督府。
    盐州。
    永泰元年十一月升。
    新升雄州。
    宁州。
    至德元年十月二十九日升。
    原州。
    干元三年正月十一日升。
    新升望州。
    宁州。
    元州。
    并会昌四年四月升。
    新升上州。
    会州。
    永泰元年十一月升。
    丹州。
    大历六年五月升。
    宥州。
    元和九年五月复置。
    隶夏州。
    新升赤县。
    京兆府云阳县。
    元和二年十月升。
    以崇陵故也。
    奉先县。
    开元十七年十一月十日升。
    以奉陵寝。
    以张愿为县令。
    醴泉县。
    广德元年五月一日升。
    以崔演为县令。
    富平县。
    贞元四年正月十六日升。
    以薛诜为县令。
    三原县。
    同上年月升。
    以王鄫为县令。
    咸阳县。
    天授二年四月二十一日。
    以管武氏陵升。
    以宇文意为县令。
    神龙元年十月二十九日。
    复为畿。
    奉天县。
    兴元元年正月一日升。
    以杜元为县令。
    新升次赤县。
    华州郑县。
    光化元年六月升。
    至天佑四年闰十一月。
    复为郑县。
    华州郑县。
    华阴。
    下邽三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定。
    同州冯翊。
    朝邑。
    蒲城。
    澄城。
    白水等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歧州雍县。
    扶风。
    陈仓三县。
    同上年月日升。
    灵州回乐县。
    至德元年七月十二日升。
    宁州安定县。
    至德元年十二月九日升。
    邠州新平县。
    贞元十年十二月升。
    新升紧县。
    灵州怀远县。
    至德元年十月三日升。
    宁州彭原县。
    至德元年二月九日升。
    鄜州洛交县。
    贞元六年三月三日升。
    新升上县。
    灵州灵武。
    保静。
    温池。
    鸣沙等县。
    至德元年七月十三日升。
    原州平高县。
    干元三年正月十一日升。
    夏州朔方县。
    贞元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升。
    盐州五原。
    白池县。
    永泰二年十月升。
    丹州汾川县。
    大历六年五月升。
    延州肤施。
    门山县。
    同上年月日升。
    河南道 新升都督府。
    登州。
    大历九年五月升。
    新升雄州。
    汝州。
    会昌四年四月升。
    虢州。
    同上年月日升。
    新升望州。
    青州。
    大历九年五月升。
    新升紧州。
    郓州。
    徐州。
    并会昌四年五月升。
    蔡州。
    元和十四年四月。
    复位淮西州县及官吏禄俸。
    以蔡州为紧。
    其刺史俸钱一百八十千。
    长史以下有差。
    新升上州县。
    海州密州。
    贞元五年八月六日升。
    泗州。
    贞元廿年正月内升。
    宿州。
    元和四年正月。
    以徐泗。
    符离。
    蕲虹三县置亳州。
    元和三年九月升。
    颍州。
    会昌二年十一月升。
    唐州。
    贞元十五年四月升。
    新升赤县。
    河南府缑氏县。
    天佑二年四月四日升。
    以奉昭宗和陵故也。
    新升望县。
    虢州阌乡。
    汴州浚仪。
    尉氏。
    开封等县。
    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雍邱县。
    开元十二年九月八日升。
    滑州酸枣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定。
    白马县。
    大历五年三月升。
    许州扶沟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定。
    郑州管城。
    阳武。
    新郑。
    荥泽等县。
    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宋州宋城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襄邑县。
    会昌四年十一月升。
    陕州陕县。
    桃林。
    河北。
    芮城等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衮州金乡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汝州梁县。
    开元十二年七月八日升。
    仙州襄城县。
    同上年月日升。
    蔡州汝阳县。
    贞元七年正月二十二日升。
    徐州彭城县。
    贞元六年十月升。
    郓州须昌。
    巨野等县。
    贞元二年二月一日升。
    青州益都县。
    大历五年正月升。
    新升紧县。
    虢州宏农县。
    干元三年二月一日升。
    郓州郓城。
    东阿。
    寿张。
    卢县。
    贞元二年二月一日升。
    衮州曲阜县。
    会昌二年二月升。
    宿州符离县。
    会昌四年十二月升。
    宋州柘城县。
    同上年月日升。
    隶州汝阴县。
    同上年月日升。
    青州临淄。
    寿光县。
    大历五年正月升。
    新升上县。
    虢州卢氏。
    朱阳。
    玉城县。
    干元三年四月十四日升。
    汝州临汝县。
    贞元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蔡州遂平县。
    元和十二年四月内置。
    颍州颍上县。
    元和六年九月升。
    唐州方城县。
    贞元十五年四月升。
    陕州垣县。
    贞元三年十一月升。
    河东道 新升次赤县。
    河中府河东。
    河西县。
    干元三年三月改。
    新升望县。
    蒲州河东。
    安邑。
    桑泉。
    汾阴。
    虞乡等县。
    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猗氏。
    解县。
    开元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绛州正平。
    翼城。
    龙门。
    闻喜县。
    开元同上年月日升。
    汾水。
    孝义。
    隰城。
    介休。
    平遥等县。
    同上年月日升。
    洪洞县等。
    同上年月日升。
    并州太原。
    晋阳。
    祁县等县。
    同上年月日升。
    潞州上党县。
    同上年月日升。
    河北道 新升望州。
    贝州。
    大历七年正月升。
    新升上州。
    妫州。
    贞元七年五月七日升。
    定州。
    元和四年六月改。
    涿州。
    大历五年十一月升。
    新升望县。
    瀛州河间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博野县。
    大历七年正月升。
    冀州南宫县。
    信都县。
    深州饶阳县。
    贝州宗城县。
    俱同上年月日升。
    临清县。
    大历七年正月升。
    相州滏阳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魏州贵乡。
    昌乐县。
    魏县。
    顿邱县等。
    同上年月日升。
    馆陶。
    冠氏县。
    大历七年正月升。
    洺州永年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怀州河内。
    武德。
    武陟。
    获嘉县。
    同上年月日升。
    德州安陵县。
    天宝八载五月一日升。
    恒州真定县。
    兴元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升。
    幽州昌平县。
    贞元十九年九月升。
    蓟县。
    开元三十三年十二月一日升。
    新升紧县。
    魏州临黄县。
    大历七年正月升。
    贝州清阳县。
    同上年月日升。
    恒州石邑。
    城县。
    兴元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升。
    沧州清池县。
    大历七年正月升。
    莫州鄚县。
    贞元十九年八月升。
    新升上县。
    妫州怀戎县。
    贞元十七年六月七日升。
    幽州潞县。
    贞元十五年九月升。
    山南道 新升都督府。
    利州。
    大历十四年十一月七日升。
    龙州。
    长庆四年十月升。
    新升雄州。
    洋州。
    兴元元年十一月七日升。
    新升望州。
    襄州。
    商州。
    会昌四年五月升。
    梁州。
    永泰元年二月升。
    新升上州。
    随州。
    贞元十五年四月升。
    复州。
    郢州。
    并元和六年九月升。
    金州。
    会昌四年五月升。
    洋州。
    永泰元年二月升。
    新升中州。
    硖州。
    建中二年四月三十日升。
    新升次赤县。
    江陵府江陵县。
    贞元元年九月升为畿县。
    兴元府南郑县。
    兴元元年六月升。
    新升望县。
    荆州江陵县。
    襄州襄阳县。
    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商州上洛县。
    梁州南郑县。
    并永泰元年二月升置。
    邓州穰县。
    大历四年十一月升。
    新升紧县。
    商州上洛县。
    干元三年四月十四日升。
    梁州城固县。
    洋州兴道县。
    阆中县。
    并永泰元年二月升。
    新升上县。
    硖州夷陵县。
    上元二年六月十五日升。
    复州竟陵县。
    沔阳县。
    元和六年九月升。
    随州光化县。
    同上年月日升。
    商州雒南县。
    贞元四年三月二十日升。
    郢州富水县。
    京山县。
    元和六年九月升。
    陇右道 新升都督府。
    沙州。
    永徽二年五月升。
    新升中州。
    威州。
    大中三年七月收复安乐州。
    改为威州。
    淮南道 新升紧州。
    寿州。
    会昌四年五月升。
    新升上州。
    滁州。
    和州。
    舒州。
    濠州。
    蕲州。
    并元和六年九月升。
    光州。
    大中四年六月升。
    新升中州。
    申州。
    元和十四年四月升。
    新升望县。
    扬州江都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海陵天长县。
    会昌四年十一月升。
    扬子县。
    大历八年五月升。
    新升紧县。
    扬州六合县。
    会昌四年十二月升。
    楚州盱眙县。
    庐州合肥。
    庐江。
    慎县。
    寿州安丰。
    盛唐。
    霍邱等县。
    舒州桐城县。
    濠州定远。
    锺离县。
    滁州全椒县。
    已上并会昌四年十二月升。
    新升上县。
    楚州山阳。
    盱眙县。
    贞元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升。
    盐城县。
    元和六年九月升。
    寿州霍邱县。
    蕲州蕲水县。
    舒州太湖。
    宿松县。
    同上年月日升。
    江南道 新升都督府。
    辰州。
    大历四年六月升为中都督。
    新升雄州。
    苏州。
    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一日升。
    新升望州。
    润州。
    宣州。
    越州。
    常州。
    并会昌五年四月升。
    新升紧州。
    鄂州。
    会昌四年五月升。
    新升上州。
    虔州。
    袁州。
    抚州。
    饶州。
    并元和六年九月升。
    池州。
    会昌四年五月升。
    信州。
    同上年月升。
    新升中州。
    岳州。
    大历五年六月升。
    新升望县。
    润州曲阿。
    江宁等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丹徒县。
    大历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句容县。
    会昌四年十一月升。
    常州晋陵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武进。
    无锡县。
    大历十二年二月二日升。
    江阴县。
    会昌四年十一月升。
    苏州吴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长洲县。
    大历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嘉兴县。
    大历六年二月升。
    昆山县。
    会昌四年十一月升。
    宣州宣城县。
    天宝十载二月二十五日升。
    南陵县。
    大历五年三月升。
    杭州余杭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钱塘县。
    会昌四年十一月升。
    越州会稽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诸暨。
    剡县。
    并大历十二年二月九日升。
    婺州金华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东阳县。
    永康县。
    大历十二年正月一日升。
    湖州乌程县。
    大历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升。
    长城县。
    会昌四年十一月升。
    衢州信安县。
    大历十二年正月七日升。
    台州临海县。
    会昌四年十一月升。
    鄂州江夏县。
    贞元十一年九月升。
    洪州高安县。
    会昌四年十一月升。
    潭州长沙县。
    同上年月升。
    新升紧县。
    越州萧山县。
    大历十二年正月升。
    湖州安吉县。
    会昌四年十二月升。
    信州上饶县。
    杭州盐官县。
    并同上年月升。
    衢州龙邱县。
    大历十二年正月十九日升。
    婺州兰溪县。
    同上年月升。
    海盐县。
    会昌四年十二月升。
    宣州南陵。
    溧阳。
    当涂县。
    天宝十载二月二十五日升。
    宁国县。
    会昌四年十二月升。
    歙州歙县。
    池州秋浦县。
    俱同上年月升。
    鄂州武昌。
    永兴等县。
    贞元二年九月升。
    洪州建昌。
    大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升。
    潭州长沙县。
    湘乡。
    湘潭。
    衡阳等县。
    大历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升。
    吉州庐陵县。
    会昌四年十二月升。
    新升上县。
    鄂州唐年。
    蒲圻等县。
    并元和六年九月升。
    岳州巴陵县。
    同上年月升。
    华容县。
    大历六年九月升。
    澧州石门县。
    元和六年九月升。
    潭州益阳县。
    贞元十二年二月升。
    衡州衡山。
    耒阳县。
    大历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升。
    洪州武宁。
    新吴县。
    元和六年九月升。
    辰州沅陵。
    溆浦。
    大乡等县。
    大历四年六月升。
    江州彭泽县。
    元和六年九月升。
    郴州平阳县。
    虔州信丰。
    南康县。
    袁州萍乡县。
    杭州新城县。
    抚州南丰县。
    已上俱同年月升。
    睦州分水县。
    大历六年六月升。
    歙州婺源县。
    黟县。
    并元和六年九月升。
    新升中县。
    洪州分宁县。
    贞元十五年二月。
    改分宁为武宁县。
    剑南道 新升都督府。
    遂州。
    大历二年二月升为中都督。
    昌州。
    大历十三年六月升。
    新升紧州。
    梓州。
    会昌四年五月升。
    新升望县。
    益州成都。
    蜀县。
    郫县。
    新繁等县。
    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蜀州晋原。
    青城县。
    同上年月日升。
    唐兴。
    新津县。
    贞元十年十一月升。
    彭州九龙。
    道江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升。
    唐昌县贞元十年十二月升。
    汉州雒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什邡县。
    贞元二年十二月升。
    新升紧县。
    彭州蒙阳县。
    汉州德阳。
    绵竹县。
    眉州通义。
    彭山县。
    嘉州龙游县。
    邛州临邛县。
    已上并贞元五年十二月升。
    新升上县。
    嘉州夹江。
    峨嵋县。
    邛州依政县。
    陵州籍县。
    并贞元十年十二月升。
    阆州南部县。
    奉国县。
    永泰元年十月升。
    绵州罗江县。
    元和六年九月升。
    岭南道 新升都督府。
    峰州。
    驩州。
    并贞元七年四月二十日升。
    新升上州。
    建州。
    泉州。
    元和六年五月升。
    新升望县。
    福州闽县。
    贞元元年四月升。
    广州南海县。
    会昌四年十月升。
    新升紧县。
    泉州南安县。
    贞元七年四月升。
    黔州彭水县。
    贞元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升。
    容州晋宁县。
    同上年月日升。
    福州福唐。
    长乐县。
    连江。
    侯官县。
    贞元二年四月升。
    泉州晋江。
    莆田县。
    建州建阳县。
    并元和六年六月升。
    巫州龙标县。
    大历六年五月升。
    新升中县。
    容州北流县。
    贞元七年四月升。
    梧州苍梧县。
    大历九年七月升。
    重名的地名 (江南道) 湖州: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湖州。
    领乌程一县。
    (山南道) 湖州:武德四年,于湖阳县置湖州,领湖阳、上马二县。
    贞观元年,废湖州,省上马,以湖阳属唐州。
    (江南道) 严州:桐庐 武德四年,于县置严州,领桐庐、分水、建德三县。
    七年,废州及分水、建德二县。
    以桐庐属睦州。
    (淮南道) 严州:宿松 武德四年,置严州,领宿松一县。
    七年,废智州,以望江来属。
    八年,废严州,二县来属舒州。
    (江南道) 姚州:余姚,隋废。
    武德四年,复置,仍置姚州。
    七年,州废,县属越州。
    (剑南道) 姚州:武德四年置,在姚府旧城北百余步。
    安抚大使李英以此州内人多姓姚,故置姚州。
    (江南道) 台州: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海州,五年,改为台州。
    (剑南道) 台州:贞观六年,处党项置西沧州。
    八年,改为台州,后复故名。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1.关内道(凤翔府,今 陕西凤翔) 京师(长安)、京兆府、华州、同州、坊州、丹州、凤翔府、邪州、泾州
    陇州、宁州、庆州、娜州、定州、绥州、银州、夏州、灵州、盐州 丰州、会州、宥州、胜州、麟州、安北大都护府 2.河南道(洛阳,汴州、今河南洛阳, 河南开封)
    东都(洛阳)、河南府、孟州、陕州、虢州、汝州、许州、汴州、蔡州 陈州、亳州、宋州、濮州、郓州、泗州、海州、兖州、徐州、宿州
    沂州、密州、齐州、青州、棣州、莱州、登州 3.河东道(河中府 ,今山西永济西) 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州、辽州
    太原府(北京)、蔚州、忻州、岚州、石州、朔州、云州、单于都护府 4。
    河北道(魏 州 ,今河北大名东南) 怀州、卫州、相州、魏州、澶州、博州、贝州、洛州、磁州、邢州 赵州、冀州、深州、沧州、景州、德州、定州、祁州、易州、瀛州
    莫州、幽州、涿州、檀州、妫州、平州、顺州、归顺州、营州、燕州 威州、慎州、玄州、崇州、夷宾州、师州、鲜州、带州、黎州、沃州
    昌州、归义州、瑞州、信州、青山州、凛州、安东都护府 5。
    山南道( 襄 州 ,湖北襄阳) 兴元府、兴州、凤州、利州、通州、洋州、泽州、合州、集州、巴州 蓬州、壁州、商州、金州、开州、渠州、渝州、邓州、唐州、均州
    房州、隋州、郢州、襄州、复州、江陵府、硖州、归州、夔州、万州、忠州 6。
    淮南道( 扬 州 ,江苏扬州市) 扬州、楚州、和州、濠州、寿州、光州、蕲州、申州、黄州、安州、舒州 7。
    江南道 (苏 州, 江苏苏州市 ) 润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越州、明州、台州、婺州、衢州 信州、睦州、歙州、处州、温州、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
    宣州、池州、洪州、虔州、抚州、吉州、江州、袁州、鄂州、岳州 潭州、衡州、澧州、朗州、永州、道州、郴州、邵州、连州、黔州
    辰州、锦州、施州、巫州、夷州、播州、思州、费州、南州、溪州 溱州、珍州、珜州 8。
    陇右道 (鄯 州, 青海乐都 ) 秦州、成州、渭州、兰州、临州、河州、武州、洮州、廓州、叠州 宕州、凉州、甘州、瓜州、伊州、沙州、西州、安西大都护府[2]
    北庭都护府 9。
    剑南道(成都府, 四川成都) 成都府、汉州、彭州、蜀州、眉州、锦州、剑州、梓州、阆州、果州 遂州、普州、陵州、资州、荣州、简州、嘉州、邛州、雅州、黎州
    泸州、茂州、翼州、涂州、炎州、彻州、向州、冉州、穹州、笮州 戎州、嵩州、松州、文州、扶州、龙州、当州、悉州、恭州、保州 真州、霸州、柘州中州
    唐武德二年(619)置,贞观元年(627)废,故治在今山西大宁县。
    /link?url=n6aXGjULB5YpD1IV7N5i4kgqNIW895UvJRXDm9East3DnFVz0uA7fKUkl1CF8lDmVIdiQB201wy_WxMbi6ByJa这里有你需要的答案希望能帮到您,满意请采纳~河南省。
    ==========================================================================望采纳。

    三、中州市哪里的

    截至2019年12月,我国没有中州市,但中州是河南省的古称。中州,又名中土,中原,中国,黄河中下游河南的古称,意为国之中,华夏之中。中州位于古时九州中心的"中州"、"中原",东经110°22′至116°38′,北纬31°23′至36°22′,面积16.7万平方公里。秦设河南县,汉置郡,唐正式建河南(黄河以南得名)道,宋、金分多路,元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创河南省。因在古代豫州之域,故简称豫。中国历史上有二十多个王朝定都中原河南,十三朝古都中京洛阳,七朝古都东京开封,夏商管郐郑韩六朝故都郑州,殷商古都安阳,商朝故都商丘。由于重要的国之中、天地之中的地理位置,中州,中原地区数千年来历代是群雄争霸、兵家必争之地。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扩展资料河南省的地理环境: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坐标:西起东经110°21′,东至东经116°39′,跨经度6°18′,直线距离约580千米;南自北纬31°23′,北到北纬36°22′,跨纬度4°59′,直线距离约550千米。东连山东、安徽,西邻陕西,北与河北、山西相接,南临湖北;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中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南

    四、请问,中州指的是哪里

    中州:河南中州的来历:黄帝从小聪明好学,拜华盖为师。学习治国方略及军事地理知识,立志要统一各部落,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园。长大后被涌为部落首领,带领部落人员东征西战,以保领地的安全。同时代的炎帝做为另一部落首领,善于搞生产、科技,不善带兵打仗,便主动和黄帝联合结盟,史称炎、黄二帝。结盟后的炎帝、黄帝各有分工,炎帝负责后方生产、黄帝负责前方征战。当时在陕西一带的蚩尤部落发展很快,善于冶炼、制造兵器,经常骚扰炎黄部落。黄帝决心消灭蚩尤一统天下,但蚩尤仗着武器精良又贯使妖术,黄帝久战不能取胜。后来黄帝在老师华盖的指点下到王屋山主峰琼林台设坛祭天(琼林台因黄帝在此祭天改叫天坛),感动西天王母派九天玄女下凡传授《阴符册》等兵书。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天下,扩大了部落,为建立国家奠定了基础。第一个王朝建立以后,称夏王朝。人们为了纪念黄帝老师华盖的丰功伟绩,也称王朝之属地为“华夏大地”,在王屋山华盖所居过的山峰叫“华盖峰”。黄帝战胜蚩尤后将天下分为九州,夏朝之都原城(在今济源城北)属冀州辖。冀州在九州之中,也称“中州”,原城又在冀州之中故称“中原”。因“原城”是华夏之都又在天下之中,也称“中华”。这便是“炎黄”、“华夏”、“中华”、“中州”、“中原”的来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2022年9月2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9月2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2022年9月2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治愈出院1例(鹰潭市1例,在贵溪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2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
    2022年9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9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2022年9月1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治愈出院1例(鹰潭市1例,在贵溪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30例,累计出院病例1425例...
    2022年8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8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2022年8月1日0-24时, 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新增治愈出院2例,均在南昌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97例,累计出院病例1395例。截至...
    2022年7月3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7月3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2022年7月31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新增治愈出院1例,在南昌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3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