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咨询月入15万-情感咨询顾问挣钱吗

2022年3月31日16:07:11网络资讯13391字阅读44分38秒

情感咨询月入15万,情感咨询顾问挣钱吗

内容导航:

  • 花镇情感咨询师薪酬待遇怎么样
  • 感情咨询
  • 余秀华一个情色诗人的自省
  • 自媒体创业泡沫消亡史
  • 一、花镇情感咨询师薪酬待遇怎么样

    情感咨询师的薪资应该挺高的吧,不过对能力要求也很高算是同行业内偏高的吧,毕竟规模在那里,如果在这一行发展的话,还是交易去的久病成良医,情感是一种体验。
    经历过,才会真的懂。

    二、感情咨询

    鉴于你处于弱势的一方,如果真心想挽回这段感情,不妨放低姿态迁就她一下,套用句俗语“能去能伸方为大丈夫”,意思就是告诫我们做人要有弹性,做事要懂得变通,不要一根筋到底、一条巷走到黑。同样适合用在感情上。

    首先要真诚地做下自我检讨,言辞不妨下重点,你亏自己亏得越多、自我鞭挞得越厉害,她心里会找回些平衡、同时也消弭些怨气。骂自己其实是帮自己,你把能想到的词骂自己一遍,她即便想骂,也会有无从骂起之感。“骂她想骂的,让她无词可骂”:-D

    然后就展开柔情攻势,多多唤起她关于你们甜蜜过往的记忆,让记忆中的柔情蜜意挑动她沉寂绝望的心。

    下面应该就顺风顺水了 祝你成功!

    三、余秀华一个情色诗人的自省

    西递音乐节

    绝对是史上最贴心的音乐节

    双十一快到了,别再守着购物车,你更应该收到这一份惊喜:#西递音乐节#,买一张票,即可两人一同观看。

    只用买一张票,便可以带着你的他,远离工作和城市,在云雾缭绕中醒来,再在民谣中沉醉。

    全网福利首发,#西递音乐节#,一张票,两人行。

    售票链接:

    ?秀动

    1.

    余秀华。

    我真的很想写她,写好她。

    可是,当细细品读她的性灵之作,当一遍遍去看纪录片镜头下她的摇晃与决绝,粗粝与诗情,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忐忑。

    余秀华和我们的民谣与诗有着不浅的缘分,如果她看到了这篇文章…….

    她那么真实坦荡,会不会因为我对某些语句的修饰而骂我假正经?

    她聪明,还有着上天赋予的逼人才情,会不会笑我文字浅陋,不屑一顾?

    她的尖锐与傲睨,无所忌惮的背后,多少是备尝羞辱后的自我保护?又掩藏了多少孤独和荒凉?

    ……

    可这样想的我是不是又把她看得过于狭隘和坚硬了呢?

    她分明是柔美的,辽阔的,天真的,如她笔下的稻田、云朵,青草,如那些无声的哭泣和忧郁河流…..

    还是忐忑。

    因她深深打动我的,更是集聚她身上的强烈的困境和疼痛,那些挣扎和释放,无望与不甘,平静与动荡,其间有你有我,有更普遍更深广的人性。

    我们谁不是摇摇晃晃走在这摇摇晃晃的人世间?

    2.

    2015年,纪录片导演范俭开始拍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该片只有一个女主角——余秀华。

    范俭刚来到余秀华的家乡横店村的时候,余秀华对他不以为然。

    她写到:

    “范俭一开始并没有打动我,小鲜肉多了,他是被这些小鲜肉遮蔽的部分。

    当时我想:这群小青年能拍出什么名堂呢?我一个毫无特色的农村妇女他们能拍什么样呢?”

    可是在一次聊天中,余秀华敏锐的感受到了范俭的不同,这个人是有备而来,带着诚意和尊重有备而来。

    她对这样的善意也予以了回馈,她的真实和信任。

    那些摇晃的走,抽动的脸,怒气冲冲地吵架,爆粗口,哭泣,孩子一样的傻笑,和在其间的写作,正是她赤裸裸的日常。

    余秀华说,范俭让我暴露,如同脱了内裤站在人们面前。

    2016年11月,纪录片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上斩获主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

    评价是:“它如诗一般,以细腻而富有启迪的形式描述了一个非凡的女人。
    电影人的技艺和主人公的力量相得益彰。

    是的,如诗。

    那些鸡毛蒜皮,尖锐的对抗,稻田与月光,爱欲的困境和挣扎,摇摇晃晃的身影,生活的不堪和沉重,都不曾掩盖的,无时无刻都在暗涌的诗意。

    范俭抓住的,是余秀华的婚姻这条线索。

    3.

    婚姻。
    余秀华19岁就步入了婚姻。

    1995年,从家乡四川一路流落到湖北,比她大十二岁的尹世平愿意入赘到她家,余秀华说当初她愁云密布地想找出一点喜欢他的地方来,发现比找金子更难。

    余秀华本能的非常排斥他,她想找个自己喜欢的人。

    她说:

    “残疾的身体带来了许多麻烦,失去了许多的可能性。

    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公平的:这个身体里的灵魂对外界的感受不会比别人少。

    然而彼时她的父母眼里,所有人的眼里,她是没有资格说什么“喜欢不喜欢”。

    那套我们可以想而易见的说辞,在她的生命被人重复过无数次的说辞,让她一直疼,也让当时的她屈从下来。

    她说:

    “从婚姻开始,两个互不相干的人莫名其妙地走在了一起,还有一纸不许随便离开的契约。

    可还是多少有期望:

    “我以为两个人在一起就能够增加一倍对抗虚空的力气,从身体到灵魂,从肉体到精神,这是人最初和最后的期许。

    灵魂?精神?这期许真的是太高太高。

    她的骄傲与自卑,敏感和才情,丈夫尹世平始终不懂,陌生,亦感到束手无措,“一看到她在电脑上敲字就感到烦”。

    两个相异的灵魂,肉体和精神的缝隙只能越来越大。
    更尖锐的,是实实在在的身体痛楚和精神伤害。

    她的丈夫,常常在她跌倒的时候,在她一身泥泞跌跌撞撞回家的时候,嘲笑她,责骂她,甚至在她午夜生病的时候把她一脚踢下床。

    这让她心如死灰,也让她咬牙切齿写下充满悲怨的诗句:

    那时候有铺天盖地的忧愁,19岁的婚姻里

    我的身体没有一块完好的地方

    我不知道所以延伸的是今天的孤独

    心里的罪恶蔓延了17年了--------

    我下毒,杀了他

    我拿刀,杀了他

    我的牙齿咬死了他

    …….

    她很多次的在诗句对丈夫对自己的婚姻这样施暴,她一直苦苦对抗,挣扎,醒里梦里都想结束这段婚姻,但始终没有执意而行的自由和能力。

    与诗诗歌成为她的出口和依仗,只是,和绝望混成一团的时候,她笔下的万物,即使是稻田,云朵,清风,河流,也多是与凌厉,痛楚相连,

    然而,到底给她带来希望的到底还是诗歌。

    在那句千里万里惊动许多人的“睡”之后,她的诗歌被出版社争相出版,成为这么多年来最畅销的诗歌类书籍,她去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人,这都让她无形中增强人格上的自信,也对人生可以多一点掌控。

    她又一次提出离婚,还是艰难。

    她到法院,人家笑她,说她还不如拿起诉的钱买几件衣服,也有很多人说她出了名就抛弃丈夫,她对这样的嗡嗡议论无法充耳不闻,她很受伤,骂他们都是道德婊,却也前所未有的坚决。

    她丈夫一开始死活不同意,他宁可赖在早已死亡的婚姻里,也不愿被一个残疾的女人抛弃。

    余秀华和他一次次对骂,言辞激烈恶毒。

    在余秀华的托付下,范俭一次次给她丈夫做工作,尹世平同意了,还提出要补偿,又不甘,依然一拖再拖,余秀华气急败坏给他下通牒:“这个月回来15万,下个月10万”。

    15万,是她当时一半的版税。
    她的丈夫最终在协议上签了字。

    那一天,离他们结婚20周年只有10天。

    这渴盼已久的一刻到来时,余秀华说很平静,没什么感觉,他与她的名字相连了20年,在她心里却如同没有存在过,她轻轻挥挥手,就告别所有过往。

    婚姻最大的悲哀荒凉莫过于此。

    在她下车后踉跄行走的时候,他终于牵了一下她的手。

    和尹世平20年的相处里,余秀华的父母给他的评价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

    环球时代的记者曾去拍余秀华,尹世平不愿出镜,他们只见过他三次,一次是他洗一大盆全家人的衣服,一次是他杀兔子,还有一次余秀华的父母陪记者们喝酒吃饭后,他才一个人进去吃饭,喝闷酒。

    可在范俭纪录片中,尹世平不再拒绝镜头,他觉得自己也有话要说。

    一直,在他心里和常人眼里,和余秀华的婚姻,是他一个健全人的屈就,余秀华给他的该是感恩,尊重,甚至低声下气。

    “在这人世间你有什么,你说话不清楚,走路不稳

    你这个狗屁不是的女人凭什么

    凭什么不在我面前低声下气”

    可这个倔强的女人,不仅始终不对他低声下气,还总是给予他毫不掩饰的尖锐的轻视。

    她写过那么多首滚烫的情诗,她笔下的“性”那么热烈热切,可是从还很年轻的时候开始,她就拒绝和他同寝。

    拒绝不过的时候,她就整个过程都不动不吭,还用被子死死蒙住头。

    对一个男人最大的冷漠和蔑视莫过于此。

    他健全,她有残疾,那又如何,他一点都走不进她心里,对她无能为力,尹世平开始喝多了打骂她,肆意嘲笑她的残疾,然后,她离他越来越远。

    他开始四处打工,工地上的人说他常常酗酒,挣了点钱也会去风尘场所,他一年年的到处漂,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一次。

    在纪录片中,他不惜揭开自己的伤疤,说回来想同房的时候,余秀华就说:拿钱,一晚500……

    余秀华说,婚姻中我和他都是暴君,都残忍。

    尹世平在片中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他离开余家,带着很简单的行李,走在很漫长乡间路上,有熟人见他,问他要做什么?他说“打工”。

    农民工诗人陈年喜曾写到: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尹世平想说出自己的话,可是终究,他没有能力去做表达。

    范俭的镜头下,他远去的身影很是孤单瘦弱,这年他51岁了。

    行走在这摇摇晃晃的人世间,哪一个人身上没有伤痕?然而,谁又是纯粹洁白的无辜羔羊?

    余秀华说:他其实人不坏。

    他不坏。
    在婚姻里伤痕累累的余秀华,最后能平静能说出这句话,给他钱,后来还遵父亲之命给他盖上新房,更是心有善良和悲悯吧。

    可是在一桩荒凉的无爱的婚姻中,两个人就都成了暴君。

    不身处其中的人,不会体会。

    余秀华的离婚,她的父母,尤其她的母亲从头至尾都激烈反对。

    在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她母亲还是心里过不去,一个人在寒冷的冬夜里偷偷哭泣,余秀华追出来,对母亲喊:“我离婚是丑事还是坏事?凭什么你那么伤心呢?”

    她母亲还是泪流不止,说她:“你怎么心就那么硬?你以后怎么办?”

    余秀华直通通怼过去:“心硬也是你给的。

    她看起来的确心硬,那时她的母亲已是肝癌晚期,头发大把大把的脱落。

    她其实何尝不懂母亲眼泪里的疼爱和深深担忧,她只是不愿意看到母亲伤心落泪,却以这样生硬的方式。

    在知道母亲患癌的消息后,她在异乡嚎啕大哭,感到天地倾斜,她一生很多疼,可哪一次都无法与这种疼相比,疼的让她想放弃这个人间。

    可是她就是从来不在母亲面前落泪,她说:我不愿意在一个比我老的女人面前流露我的悲伤,这是一种天然的抵抗,在任何时候都耻于放下的抵抗。

    是的,抵抗,这让她看起来总很少温柔的抵抗,背后有过多少嘲笑,歧视,羞辱,她才披上这坚硬盔甲?

    母亲去世的时候,她终于再没有力量去做一丝抵抗,范俭说,他本来想拍那些镜头,可是面对那种入骨的悲痛,他也不能自己,只拍了一张她母亲的照片。

    照片中,母亲目光如水。

    余秀华追问,为何生命苍凉如水?

    纪录片的最后,范俭用了余秀华的一句诗:难道还有明天,可惜还有明天。

    摆脱了婚姻的桎梏,就可以期待明天吗?

    范俭在纪录片中,几次用到“鱼”的镜头,一个镜头,是两条鱼困于荷叶中徒劳挣扎,一个镜头,是余秀华拿着一根木棒狠狠的敲鱼的头。

    生命中徒劳的对抗,困境,尽在不言间。

    无穷中。

    4.

    余秀华的诗里,爱情,欲望,是最大的主题。

    范俭说:男人或许一生得不到爱情也可以接受,但对她或者许多我认识的女性而言,爱情是志在必得的。

    只不过她每一桩志在必得与不得,都有苦痛相伴。

    没有削弱的,比常人更丰富敏感的感悟能力,无可摆脱的身体困扰,让她的哀伤如影随形。

    她年轻的时候,很疯狂的爱过一个人,七八年的时间,他一直横亘在她生命,让她的心动荡不安,那些疼痛与眼泪,化作了很多灼热的让人脸红,也无望的让人冰冷的诗行。

    我离不开你,哥哥,黎明一个接一个

    就算你死去,你的骨灰还是会在

    我的心里发芽

    让我痒

    让我彻夜无眠

    然而这场让她撕心裂肺的感情,“终是无法交汇的生命轨迹,终是无法摘取的镜中花”,终究不过是属于她一个人的爱的呼啸。

    可是就像张爱玲说的,爱一个人,不问值不值得。

    她后来自嘲:

    “木心说,一个人的心里有了爱,他的一生就会被弄得半死不活。

    我会心一笑,看来在世间被爱弄得半死不活的人不只我一个了,于是试图原谅自己,原谅爱情的本身。

    如果爱情都是可以原谅的。

    她原谅爱情的方式是不再把感情放到一个人身上, 她解释:

    “我说我有一份深情,却把它分成了10份,它们因为零碎,而让我躲避了孤注一掷的危险。

    她的确喜欢过很多人,把那些爱的心情写成诗,写成歌,也厚脸皮的称他们为自己的情人,用她的话来说,如果没有上过床的也算情人,请原谅我情人遍天下。

    她在任何场合都喜欢与人挑逗,用她的话来说,不放弃任何调戏男人的机会。

    在一次诗歌研讨会结束时,一个男诗人叫她去拍合照,她说,你去我才去。

    男人说,你才是主角,我很荣幸今天和主角坐在一起,她看着他笑:我很幸福今天跟你坐在一起。

    微博上,她写自己和影片顾问Bob告别的对话,“我本来想说:I hope to see you again。
    结果变成了:I want to sleep with you。

    范俭架着摄像机拍她,她嘻笑着说,“下面读一首给范俭的诗——《今夜我特别想你》。
    ”又笑着把头埋进书里。

    我不明白,这是她自嘲的方式,还是她的掩饰,还是其他。

    对她的情诗也好,调戏也好,男人们的反应无外乎这几种:她摇摇晃晃去见一个人,那人避而不见,或者是“不要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了”,甚至有的仅见了她照片就拉黑。

    那些不分场合的调情,有的是如bob般,一本正经转转手上的婚戒,有的是如范俭,嘻嘻哈哈迎合她,像面对一个18、9岁调皮的女孩。

    事实上,她还是很难做到对情感洒脱,爱上一个人依然会掏心掏肺。
    把心分成10份的结果,也就是得到10份的打击。

    那些悲伤“形同呻吟,形同哭泣,只是都是无声的”。
    她也在这绝望与悲伤中,更为自己残缺的身躯悲叹,自卑。

    ?

    “我要活着,沾满烟火和污垢

    我不能象她们一样,穿上高跟鞋,在明媚的阳光里读书。

    ?

    “你如果是一艘探险的舰船

    我不过是你出发时经过的一域水湾

    我在黄昏里散步

    路边的玉兰树都举满了酒杯

    我会想起很多人,包括不曾见过的你

    多好啊

    仿佛我不曾被这人间嫌弃”

    ?

    “我所拥有的残疾让这渺小也不敢示人。

    问题如此具体:我无法靠近自己残疾的躯体,也无法靠近你。

    然而,一次次的追逐,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伤筋动骨,黯然神伤,并没有让她对爱情彻底远离,她依然如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就像打不死的小强。

    她身上,爱与欲一点没有因为残缺而有所损减,它们蓬勃成长,如小兽不停奔跑着,如离离原草,一点春风,就生意盎然。

    她对它无能为力,她在这枯荣交替之间,身心俱裂,

    5.

    在蓬勃爱欲在她心里横冲直撞,却始终没有出口时,她把它们诉诸诗歌,她的诗歌也因此显得更为热烈,绝望,灼痛。

    很多人因此用很不堪的词语来辱骂她,甚至说她是用下半身写作。

    她对此统统回骂过去,她理直气壮,自信她笔下的是纯净与坦荡。

    她说,爱一个人的时候,我是纯洁的。

    在她看来,只有性才可以让爱情完整。

    如果一个女人爱一个男人到极致,到纯粹,纯净,她不用性以及与性有关的表达又用什么呢?

    然而,无论她怎样描写爱情的美妙哀伤,欲望的热烈坦荡,它们都颠沛流离,无处安放,它们只能安放在她的诗歌,想象,调笑里。

    她常常自认一生太失败,她说切肤之爱和灵魂之爱,我始终都没有体验过。

    她越想追逐它,越发陷入更深的孤独。

    但是,在苦苦追寻爱情的同时,她又清醒地认为,爱情只是一种路径,得到的同时就是幻灭,不是真正的抵达,亦不能消解困境。

    她说:生活没有给我一条正途,我越清晰地爱一个人,也会越没有一条正途。
    我能怎么办?

    她说:我始终无法祛除的是人生的荒凉感。

    在她心里, “你不可能和任何人分担你的孤独,它只属于你个人,你越试图想淡化它,它就越往你的生命里面走,即使血肉模糊,你也无法把它拔出来。

    是的,爱欲对人生困境和孤独的高墙无解。

    成名之后,命运在她的世界里绽放漫天烟火,她被很多人围着,也牵过了很多人的手,表白,调笑,或者像她说的“意淫”。

    但她说:“我心孤独,一如从前。

    她对外界常常看起来犀利,无所忌惮,但又常常不自主的把“我害怕”放在嘴边。

    有很大的名声,去很多的地方,见很多的人,都对粗粝的生活于事无补,也无法真正改变生命的困境。

    6.

    摇摇晃晃的一路上,她有太多过往,也遇到了很多相似的灵魂,他们与她相扶,对她真诚关照,如微风吹进心的缝隙。

    她在新书中写到:

    去北京,总是感觉回家,诗刊在那里,刘年在那里,出版社在那里,杨晓燕在,范俭在,董路,天琴……

    这些名字让我心疼,让我短暂依偎,虽然无法预计以后的事情,但是此刻,我想他们了。

    还有那些她无法亲见的温柔。

    在准备写这篇文章时,我屡屡感到困扰,列出一些关键词,问王小欢可不可以从这些角度来写?

    小欢说,只要不用那个词就没什么问题。
    当我明白他到底指的是哪个词时,心里很是感动和柔软。

    那个卫道士们辱骂女性的词,我其实用了引号的,亦想做否定和批判,小欢依然连说出口都不愿意。

    余秀华知不知道,远方,有人以这样的方式呵护和尊重她?

    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所有可见不可见的温柔善意,宇宙一定有它悄然的隐秘的传递方式。

    表面上,她似乎一直是酣畅的嬉笑怒骂的人,怼攻击者怼记者毫不留情。
    可是在她直抒心意的文字里,月亮的脸已在悄悄改变。

    她以前写自然万物,总有痛苦与绝望相连,比如那句很有名的:

    “告诉你一颗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一颗草有怎样绿,就有怎样的荒”。

    可现在,她写到:它永远那么青翠。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深情如此单纯地写一种卑微的野草,写它青翠盎然的天真生命,写它不动声色又顽强不息的希望。

    在看到这样文字的时候,由衷地感到为她安慰,我想一定是那些来自与范俭的刘年的董路的,王小欢等等的温柔目光,让她投注与世界的目光也一点点地有了安静温柔。

    7.

    现在,她不少次提到这个词:顺其自然。

    对爱情,她毅然渴望,但是不再那么执拗,不管不顾:

    “有时候我知道你在哪里,有时候我不知道你在哪里,但是我不问。

    若问,若知,我的心又是一次千里寻亲。

    我害怕的不是这千里之遥,不是一路奔波的辛苦,我害怕的是月色太好,而你的门扉紧闭。

    “顺其自然”这个词,许多人都会说,曾说。

    可是若真正面对像她那样强烈的困境:热烈不羁的情感,诗意聪敏的心,残缺受限的身躯,千疮百孔的人生,能做到“顺其自然”的有几人?

    而她,只是“死乞白赖活着”,一直摇摇晃晃行走在这摇摇晃晃的人间。

    她只是向我们诚实呈现了在这“死乞白赖的活着”中,她执拗的追寻,追寻中一切的跌倒,苍凉。

    她只是让我们看到了在这艰难的追寻,不堪的跌倒,刻骨的苍凉中,不知不觉中滋生了那样青翠的独一无二的生命。

    她开始坦然面对孤独:

    “我一定要承认自己的孤独,并养成习惯,一直到老无所依也不至于惊慌失措。

    她也不再只盼望别人,而是相信自己,在“某一个秋天里,我一定能站出深于一棵树的沉静”。

    她的爱与欲里几乎集聚了我们所有人的志在必得,求而不得。

    这渴望绝望起伏交缠,不息不灭,超乎寻常的强烈。

    她的身影摇摇晃晃,她的话语含混艰难, 可是她却用滚烫的,动人的,柔美的语言,深刻表达了人性的孤独与困境,脆弱与渺小。

    8.

    当然,对她所有的解读可能都是误读。

    一切都在行走中,哪怕是摇摇晃晃地行走中,渐渐明了,无端欢喜悄然滋生。

    惟愿她心里能有真正的,越来越多的喜乐平安。

    ?

    现在,余秀华老师

    在11月17日来到黄山西递

    和周云蓬、钟立风一起落座分享

    度过最美#西递音乐节#

    下午,去共度一场#理想的下午#,听一听余秀华聊的天,她这次要聊的十分带劲:《一个情色诗人的自省》

    除此之外,钟立风将会在现场分享《弹拨与艳遇》,周云蓬将会分享《民谣是什么》。
    而民谣与诗的合作伙伴南木大叔也会在现场带来一波意想不到的有趣问答,期待。

    南木大叔有个公众号哟,海边的情感疗愈师,可以治愈你的疲惫和不安。

    双十一快到了,别再守着购物车,你更应该收到这一份惊喜:#西递音乐节#,买一张票,即可两人一同观看。

    只用买一张票,便可以带着你的她,远离工作和城市,在云雾缭绕中醒来,再在民谣中沉醉。

    民谣与诗全网福利首发,#西递音乐节#,一张票,两人行。

    所以,快快抢票,绝不会后悔

    售票链接:

    ?秀动

    等 你 来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票哟

    四、自媒体创业泡沫消亡史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作者:刘燕秋。

    2012年8月,微信推出了微信公众号平台。
    负责上线的产品经理杨魏茂后来回忆,公众号诞生之初并没有什么远大的布局战略,就连“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个口号也是后来想出来的。

    但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超乎人们的想象。
    基于微信的数亿用户,公众平台上线短短数年,便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平台,无数对内容创作抱有热情的创业者投身浪潮之中。
    咪蒙90后助理月薪5万、同道大叔卖公司套现1.78亿元,一个个暴富传奇在公众号平台上诞生,又被公众号们口口相传。

    五年后的今天,微信公众号的红利已消耗殆尽。
    根据新榜发布的《2017年中国微信500强年报》,公众号整体平均阅读数下降了24%。
    内容同质化、用户审美疲劳、短视频来势凶猛,自媒体野蛮掘金的时代结束了。
    曾经掌握千万流量的大号运营者们面临抉择,有人转身离开,有人努力拓宽边界,也有人决心要在这个赛道上赌到最后,他们的故事正是自媒体创业浪潮的缩影。

    1

    倒推回三年前,微信自媒体还称不上一个行业。

    徐妍开通公众号 “深夜发媸”时,还在暨南大学中文系读大四,在南方报业新媒体部实习,打理集团账号之余顺手给自己开了个公众号,写写伤春悲秋的性情文字。

    那时微信公众号虽已上线近两年,仍处于蛮荒状态,规则和标准都没有形成,老牌媒体机构和没毕业的大学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年轻人对新事物的劲头总是更大一点。
    徐妍常常早上七点开始写当天的推文,写一半便要坐地铁上班,下班回来再接着写,就这样积累了第一批粉丝。

    一开始她没想到写公众号也能赚钱,但当阅读量达到两三万时,开始有广告业务主动找上门来。
    第一条广告的稿费只有几千块,还打了折扣,开了发票,到手所剩无几,却是她在工资之外的第一笔收入,这让她觉得很快乐。
    在写出第一篇10万+文章——《诗人北岛 | 你未曾转发过的好诗》之后,她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写公众号谋生了。

    当时徐妍并不认为“深夜发媸”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眼下能不用上班、想写什么写什么,对一个刚毕业的女生来说已经足够。

    2015年4月,徐妍辞职,成为自媒体人“徐老师”。
    到夏天,“深夜发媸”的粉丝数突破了40万。

    2018年,拥有百万粉丝的徐妍回忆起创业历程的开端,发现一切都充满偶然。
    “深夜发媸”只是2014-2015年成长起来的第一批大号中的一个,这些大号的运营者大多极其年轻,很多人还在读书,但在短短十几个月甚至几个月内,他们迅速赢得了几十上百万读者。

    用徐妍的话说,那两年是“躺着涨粉”的流量红利期。
    用户新奇于打开微信就有文章主动推送到眼前的阅读体验,对各类内容来者不拒,公众号几乎只要推文就能涨粉,产出稳定的号每天都会增长几千粉丝。

    在争相创作“10万+”的同时,公众号作者们还会通过互推交换粉丝,效果好的互推一次就能给双方带来上万个新粉,公众号生态开始呈爆炸式增长。

    用户在哪里,钱就会涌向哪里。
    中国传统广告市场(电视、电台、报纸、杂志、户外)已连续数年下滑,仅2015年一年就下跌了7.2%,广告主迫切渴求能更实时、更高频抵达用户的渠道。
    随着微信用户阅读公众号的平均时间不断增加,商业资源开始从传统媒体流向自媒体,公众号的广告价格迅速上涨。

    “什么值得吃”的创始人龙泉是靠公众号白手起家的代表。
    和徐妍一样,他也是在2014年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起初只是当作兴趣业余写写,后来在“新世相”创始人张伟的鼓励下变成了全职。

    2016年,他迎来了广告井喷:第一条广告赚了5000元,他还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写公号来钱也太快了吧”。
    但短短几个月后,他的报价就涨到了五位数以上,广告主也从最初的互联网创业品牌变为可口可乐、麦当劳等预算更充足的消费品牌。

    到2016年底,龙泉算了算自己一年的广告收入,超过了100万元。
    这个江西青年花两千块在“在行”约见了一个买房专家,在北京北三环买下了一套首付220万的学区房。

    龙泉拿到房产证后,张伟拍了一张照片,笑称为“靠新媒体置业”的典型案例。

    当出于兴趣写作的人们发现,原来做自媒体是可以发家致富的,暗涌的潮水便成了惊涛骇浪。

    2

    如果说2015年,自媒体行业开始成型,那么在2016年,这个行业已经不能被称为“自”媒体了。
    公众号接广告的模式被证明可行,下一步就是规模化,从个人写作转向团队生产。

    龙泉靠自己挣到第一个100万时,徐妍的公司已有20人,一年流水在2000万左右。
    根据36氪的统计,2016年有111 家新媒体拿到投资,其中估值过亿的超过 10 家。

    资本入场使行业竞争全面升级,没有资本支撑的创作者再想模仿“深夜发媸”“什么值得吃”等大号白手起家,已经很难了。

    “胡辛束”是最先借力资本的公众号之一。
    联合创始人刘小斯2015年在罗辑思维电商部工作时察觉到自媒体崛起的趋势,做了一阵公众号投放后,她决定辞去工作,和合作过的公众号作者胡辛束合伙成立“辛里有束”工作室。

    她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自媒体这个生意赚的就是广告的钱,而胡辛束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可以在1000字以内写一篇广告,一天能写两篇”。
    为了迎合品牌的需求,她们选择了“少女心”这个标签,在公司成立后所有的采访中都极力强调这个概念。
    “年轻、励志、积极,这是广告主愿意投放的方向”。

    这一定位确实具有吸引力。
    “胡辛束”阅读量刚到1万左右,就接到了第一条广告,报价6000元,随后一路飞涨,2016年4月公司月收入已达到50万左右,“每天有一百个人问你接不接广告,排期是什么时候,月初就会定下整个月的广告。

    但刘小斯隐约觉得,应该拿钱做点更大的事。
    “那么年轻,赚那么一点小钱,不还是要创业,还是要做自己的事情吗?”

    刘小斯说服了胡辛束,找到真格基金投资经理刘元,在国贸的一家餐厅聊了两个小时,从业务模式讲到运营想法,再到行业判断。
    第二天下午,真格叫她一起开投委会;晚上十一点多,刘元拿着投资条款文件赶过来找她们签字。
    三天后,罗辑思维决定跟投,估值3000万元。

    2016年最终以一片璀璨的颜色收场。
    圣诞节,在北京三里屯CHAO酒店,胡辛束和美妆品牌阿芙举办了一场以“救色主”为主题的盛大口红展,展出了500色口红,将“少女心”张扬到了极致。

    2018年,刘小斯回忆起当初创业的经历,感叹道:“当时的每个时间节点都踩对了。

    3

    财富涌入自媒体行业的同时,焦虑也随之而至。

    随着覆盖率提高,微信的流量红利逐渐退去,而自媒体爆炸式的发展又加快了这一进程。
    新的媒体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而且几乎都采取了矩阵化的打法,仅鼓山文化旗下就有数十个公众号。
    所有人都在学习怎样追热点、怎样起标题、怎样制造冲突性话题,洗稿成了行业里公开的秘密。
    结果就是,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在短时间内高度同质化,读者很快就审美疲劳了。

    与此同时,抖音、小红书、喜马拉雅等新兴起的平台也在用更丰富的感官刺激,争夺用户的注意力。

    龙泉2014年做“什么值得吃”时,只是一个人凭兴趣一周写两篇。
    2017年他成立了公司,投入了3个人做新号“马达厨房”,图文质量比最初做“什么值得吃”时好得多,但涨粉速度却不如当时,他意识到“做公号不再是写出一篇好的内容就OK了”。
    龙泉不得不一边探索新的内容形式,一边拨出专门的人力负责用户增长,像做网站一样到处采购流量。

    胡辛束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高调融资让她们很快就跻身一线KOL,到2017年已有600多家优质客户,包括爱马仕、香奈儿等大牌。
    然而,她们的粉丝数始终无法突破60万,阅读量也出现了下滑,拿融资时日均阅读可以达到七八万,年底时头条阅读量仅两三万。

    “基本上没有免费的流量可言,再起来的要么就是花钱,要么就是内容实在优质,能够靠文章自然涨粉的非常少,互推也基本上没有效果,因为号实在太多了。
    ”情感大号“入江之鲸”的创始人鲸鱼表示。

    另一方面,品牌方也开始怀疑公众号的广告价值。

    相机应用“B612咔叽”在2017年中旬集中投放了十几个微信公众号,效果却并不理想。
    “当时我们选了几个类型,几千块钱一篇的,几万块钱一篇的,十几万块钱一篇的都选过,15万以上的没选,按那个报价哪怕算CPM(每千人浏览量)都不符合我们的预期。
    ”B612市场负责人孙琦表示。

    付出大笔广告费后,
    B612发现微信公众号的转化很低,按下载激活app来算,平均每获取一个新增用户的成本高达100多元,而其他渠道的单个用户获取成本还不到10元。

    孙琦认为,微信缺乏“圈子”氛围,微信好友往往不是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产生交互,纯粹是通信需求,因此很难针对某一类需求集中推销,比较适合成熟品牌做品牌曝光。
    而小红书、微博等平台的“兴趣”属性更强,内容聚合形式更清晰,转化效果更好,适合他们这种重视转化率的初创企业。

    在焦虑的驱动下,公众号们也在寻找新的出路。

    “深夜发媸”很早就放弃了情感方向,以丢失三十万粉的代价,转向持续性较强的时尚领域,开始围绕女性生活方式矩阵化。
    她们在公司内部孵化出了一个百万粉丝的子账号“深夜种草”,又推出了全网阅读量超千万的“直男改造”系列,在微博上也投入了大量资源运营,不到一年时间已经积累了200万粉丝。
    2017年一年,公司员工从20人达到60人,全年流水达到了5000万。

    徐妍将自己不断尝试新东西的动力归结为生存压力巨大。

    作为最早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她亲眼看到一波波账号被淘汰,只有越做越强、不断优化,才有立足之地。
    “身边有太多人,一开始觉得接广告不错,就一直接广告,最后账号废掉了。
    ”她说,“写出过10万+的人太多了,但成立公司,坚持良性发展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龙泉也在从一个创作者向管理者转型。
    之前他从未给公司制定过明确的目标,管理相对松散,现在他开始给团队压力。
    他将公司的KPI定为转发量——每个月的转发量都要比上个月提升25%;在内容上,此前以大胃王式测评为主,现在首要考虑的是哪些类型的文章用户愿意转发分享。
    每周他还要带团队拜访一个头部新媒体,GQ、咪蒙、买买菌都在拜访名单上。

    今年他们的重点是探索新的内容形式。
    2017年底,龙泉参加了新浪的美食KOL大会,发现短视频发展迅猛,立即决定投入这个方向。
    从12月到1月,他的团队尝试拍了十几条片子,平均播放量约25万到35万左右,最高的一条是140万。
    龙泉对这个数字很不满意。

    “我想不出来拍什么视频,那就大家一起想。
    如果事情都在我身上,他们永远觉得自己是执行者。
    ”他放出狠话,“今年公司一定要往前发展,如果你没跟着往前一起发展,对不起,淘汰。

    也有人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刘小斯是其中之一。

    2016年底,拿到融资的光环褪去之后,刘小斯就开始迷茫。
    她跟新世相的汪再兴讨论过下半场的问题——在发现新大陆的阶段,都是非正规军在抢地盘,但开始建立城邦就要靠正规军,最终只有对内容怀有极高的热忱和专业度的人才能拿下城池。

    她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擅长做品牌的人,赶上了好时候,心足够狠,执行力足够强,能混出头,但未必能坚持到最后。

    她和胡辛束尝试过乘着风头二次创业,做奶茶品牌“杯欢”,但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实业远比她们想象的艰难,产品、供应链、选址处处都是坑,品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自媒体的钱赚得太容易了”。

    容易的事往往不会持续太久。
    刘小斯和胡辛束谈了一次,就确定了退出。
    “我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就说过,我们现在一起往前跑,如果有一天你不行了或者我不行了,又或者方向不对了,我们就分开跑一阵,未来有机会再一起往前走。

    刘小斯加入新零售品牌BlueGlass Yogurt做合伙人,一杯一杯地卖酸奶。
    在“辛里有束”,低于20万的年单她都不看,而一杯酸奶35块钱,要卖上万杯才能赚到胡辛束一条推送的广告费。
    但她认为,做辛苦的事情能增加自己的能力,“零售行业已经存在几千年了,很多规律是恒定的,我想把它学到手。

    微信公众号的流量红利期过了,但仍然存在巨大的势能。
    “现在品牌方在微博和微信上的投放力度还是比较大,就整个行业来说,优质头部的微信公众号的广告价格一直在稳步增长。
    ”竞立媒体(MediaCom)中国区社交媒体总监张亮告诉界面记者,“一个趋势是,品牌方对内容质量越来越看重,以前还有大量投放、以量取胜的,现在这样做的越来越少,更看重精品深度的合作。

    自媒体市场已形成巨头垄断的格局,这是行业内的共识。
    但即使如此,仍然每年都会冲出一两匹黑马:情感号“末那大叔”2017年3月上线,今年1月便攀升至新榜评选的“中国微信500强”第164位,并拿到了新媒体大号“视觉志”的融资;漫画自媒体“老鼠什么都知道”2017年初才开始稀稀拉拉地更新,每周最多发两条内容,却以独特的调性迅速走红;今年最受瞩目的自媒体则是“把深度特写画出来”的原创漫画作者匡扶摇。

    “对于热爱内容创作的人来说,市场永远不会关闭这个大门,只不过做起来慢一点,难一点。
    ”徐妍说,“每年都有人说,现在开始做微信/微博太晚了,但是每年也都会看到新的机会出现。

    4

    三年前,刘小斯、龙泉和新世相联合创始人杨远骋一起在韩国济州岛学车,当时这几个人都刚刚开始工作,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但没多久他们就不约而同地投身自媒体行业,走上了同一条创业的道路。

    “不是你选择了时代,而是时代选择了你,时代的手在那个时候向你一挥,你抓住了,可能就上了牌桌。
    ”刘小斯说。

    徐妍则认为,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属于那个时代的机会。
    “我刚好在年轻的时候,阴差阳错来到新媒体行业,伴随微信浪潮成长了起来,我很感谢这个时代,但我天生就是很喜欢内容创作的人,就算没有赶上这个时代,早几年或者晚几年,我也可能做类似的事情。

    而龙泉认为,即使没有做自媒体,他可能还是会选择创业。
    他的父母都是生意人,他从小到大看着父母不停地变换生意,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对他来说,追随时代的脚步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如果三年五年以后,自媒体做不下去了,我也不会遗憾。
    ”龙泉说,“至少我曾经参与过这个时代的自媒体浪潮,而且位置还不错。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农村开2元店要投资多少钱 网络资讯

    农村开2元店要投资多少钱

    两元店遍布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人气只增不减,其产品多样,价格便宜,吸引了众多忠实粉丝,当然,开一个两块钱的店不是摆地摊那么简单,想开店,怎么开两元店?   一、市场研究 能不能开一个两元店,开店之前一...
    通过手机能赚钱的软件推荐 网络资讯

    通过手机能赚钱的软件推荐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手机,手机赚钱软件就是用户下载软件然后试用就可以盈利,手机每个月都会花很多钱,但是这里有几个可以从手机上赚钱的软件,这些软件都可以通过实验套现,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所有通过手机赚钱...
    跟车装卸工400一天包吃住的装卸工责任 网络资讯

    跟车装卸工400一天包吃住的装卸工责任

    1、协助执行公司的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及相关管理制度。 2、监督或合理使用货物储存和装卸设施设备并妥善管理。 3、协助调查运营部的异常货,如货损货差,原因分析,责任落实,改善措施落实。 4、组织正确、安...
    副业赚钱的路子有哪些 网络资讯

    副业赚钱的路子有哪些

    副业赚钱的方法有哪些?有哪些简单的副业赚钱方法?这个时代,大家都想多赚钱,总觉得自己的工资不够用,但是说到赚钱,有些人就会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做,有哪些简单的副业赚钱方法? 这个时代,大家都想多赚钱,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