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王英布分封地现在是在哪里(九江王英布墓在哪里)

2022年5月7日23:34:50江西资讯5150字阅读17分10秒

九江王英布分封地现在是在哪里,九江王英布墓在哪里

内容导航:

  • 九江王英布中的九江是否指的就是现在的江西九江
  • 西汉建立的初期为什么会推出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模式
  • 汉朝的淮南王英布为何又称为黯布
  • 汉朝的淮南王英布为何又称为黥布
  • 一、九江王英布中的九江是否指的就是现在的江西九江

    不是江西的九江。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虽在秦置九江郡的范围内,但当时并未设县。而到西汉初年建县于此,称柴桑时,九江郡范围已经大幅北退,当中还有整个庐江郡。所以两者虽然名称相同,也曾非常短暂的出现统辖关系,但除此之外几乎毫无关系。九江市首次获得九江之名,要到明朝时改江州路为九江府,治德化(即今江西省九江市),而在此之前的历史中出现的“九江”很少指今天江西省范围。扩展资料:英布初随项梁起义,迎娶吴芮之女,拥立楚怀王继位,封为当阳君。项梁阵亡后,成为项羽帐下将领之一,屡破秦军。在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天下时,封英布为九江王,定都于六,统治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二郡。九江郡是秦时,始皇划三十六郡之一,全盛时辖境跨河南,安徽,江西诸多地域。郡治寿(今安徽省寿县附近)。庐江郡,治在庐江(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西南),辖今天的安徽省铜陵市、池州市,江西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等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江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布

    二、西汉建立的初期为什么会推出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模式

    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演变,历史的车轮详尽的记载了这一切。那么留存在封建王朝层面的体制,必须是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古代所实行的国家体制面前,一个是分封制,一个是郡县制。不管体制的如何变化,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服务于统治阶级。汉朝建立之初,为何实行的体制却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的制度呢?这些我们要先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由来开始讲起。

    分封制的设立

    说起分封制,最早由来我们无从查起。但知道最多的莫过于周朝,西周建立之后,便开始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便是西周分封天下时期姜子牙的封国。周朝为了更好控制自己的国家,将周王室同姓王族、建国功臣以及商朝后裔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以便于将来更好的统治。最初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的确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因为它完全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利益需要。

    可任何一项事情都有两面性,既有它的优势,肯定也会存在它的劣势。那就是分封制实施初期,因为统治阶级天下一家,用宗法血缘维护统治,可以迅速加强王室的统治。可分封诸侯国的权利逐渐大了起来之后,对于统治朝廷来说,却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等到周王室衰微之后,诸侯权力增加,互相征战不已,便出现了春秋战国的争雄的局面。

    郡县制

    郡县制顾名思义,有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制度。这是以宗法血缘分封制度出现之后,演变出来的中央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这个制度的出现,缓解了当时统治阶级抑制诸侯权力过大,所造成对中央的威胁。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扩大了统治阶层的权利。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描述说:郡、县起源于西周。《逸周书作雒》这样记载: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这便是西周关于郡、县二字记载的最早由来。

    《周礼天官大宰》中说:县以系邦国之民。《周礼地官遂人》中说:造县郡然后可以定民居。郡县的由来源于西周,兴盛于春秋战国,而且在春秋战国期间得到发展。

    《采邑考》中说道:春秋之世,灭国之人,固已为县。《史记秦本纪》当中记载:武公十年,伐圭、冀戎,初县之。同年《左传》庄公六年,楚人征服申,变申国为楚县。春秋时期的楚国和秦国,同时设立县制。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巩固统治,便开始大范围实行郡县制。开创我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新的管辖模式。有效的打破了自西周以来诸侯分封割据的状态,对稳定地方治安以及维护国家统一,形成了强有力的保障。

    但是西汉王朝的建立,确实郡县制和分封制两者共举。这当中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原因在其中,有人说汉承秦制,这当中也存在着必然性,因为大汉朝的建立时间和秦朝的灭亡,中间只有大概二十年的时间。中间过度的项羽统治时期,分封各大反秦势力为诸侯王。这之间的过度,为刘邦的建国所采取的管理制度,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借鉴价值。

    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历史背景

    说起郡国并行制度的建立,这就不得不提及一件事情,那就是楚汉争霸。项羽在灭掉秦国之后,因为身边的功臣以及六国旧部族,参与到了反秦势力当中的缘故。之后便开始分封天下,将天下分给了十八路诸侯,而自己自立为西楚霸王。

    虽然项羽一支独大,但是天下十八路诸侯,各自有着一定的实力。然而在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在与项羽周旋的过程中,如果以一己之力对抗项羽,显然存在这风险。为了降低风险,拉拢这些项羽分封的诸侯,增强自身的实力。同时允诺消灭项羽之后,与诸侯共享天下。刘邦拉拢的方式是正确的,最终在垓下,四面楚歌,项羽最终兵败自杀。

    西汉建立之初,刘邦为了实现当时的诺言,便开始分封异姓诸侯王。刘邦的胜利,离不开这些异姓诸侯王的帮助。那些拥有实权的诸侯王,刘邦肯定不能忽略,安抚的一个重要举措便是重新分封他们,让这些异姓诸侯安心。但这些安抚有些出自刘邦本心,有些也是无奈。

    实行分封制的必然性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

    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同时张良也表明,天下的豪杰之所能够跟着刘邦打天下。不过是为了能够将来能够得到好处,那么这个好处就离不开分封的影子。“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张良的劝谏可以说一语中的,你刘邦之所有有人帮你,无非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一块封地。

    还有便是功高盖主那一批,最杰出的代表便是韩信。韩信在整个大汉朝的建立过程中可以说是功劳最大的那个,如果没有韩信的辅助,刘邦能否打败项羽,本质上说是一个未知数。

    手握重兵的韩信,在破赵攻齐之后,便向刘邦索要一个假齐王的称号。刘邦虽然十分生气,但是在张良、陈平的提醒之下,无奈的同意了韩信的想法。

    还有便是九江王英布,彭越,卢绾等等都在汉朝建立之后,按照之前约定将他们封侯。所以说刘邦之所以同意分封的制度,可以说是当时时局所决定的。不管刘邦是否同意,裂土分封在所难免,是一种趋势,要想更好的维护统治,少不了这一道工序。史料中曾这样记载:

    在高祖十三年三月,刘邦在临死之前下发了一道体现仁德的诏书。诏曰“吾立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於今矣。与天下之豪士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辑之。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为列侯,下乃食邑。而重臣之亲,或为列侯......其有不义背天子擅起兵者,与天下共伐诛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因此说,分封制的实施,为的就是大汉初期能有个稳定的局面,这也就是这道诏书的由来。

    郡县制的实施的背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整个大汉王朝都是刘邦的,那么在建立之初,刘邦肯定也会想到一些。怎么样才能让整个大汉更加稳固,这才是最重要的。秦朝实行的郡县制,从秦朝开始一直到项羽称霸的过程中,是一直存在的。例如项羽王梁,楚九郡。存在即合理,秦朝是因为暴政才导致的覆灭,再加上春秋战国多少年的分封制的灌输思想,导致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并不被世人所接受。

    但是等到西汉建立后,郡县制实施多年,人们对于郡县制的抵触情绪也少了很多。更何况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共同实施,可以达成一种政治上的平衡。天下是刘邦一手建立的,不可能只实施分封制,前车之鉴的教训还是会考虑当中去的。诸侯势力太大,而没有制约导致天下分崩离析。那么郡县制的实施,可以缓解将来发生的这种社会矛盾。虽然后来证明分封的确存在祸端,但是对于西汉初年来说,是一项不得不执行的策略。

    更重要的是,加强汉朝中央的权利,是刘邦十分迫切要做的事情。分封之后,各异姓诸侯都有着实权,那么刘邦的权利从哪里来,郡县制的实行,同样是刘邦一项明智的决策。

    郡国并行制模式的得失

    郡国并行制的实施,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以往的政体的继承和发展。融合成了西汉的郡国并行这一策略。先秦的灭亡,很多人认为是郡县制导致的。那么分封制的实施很大概率会导致诸侯的权利过大。结合西汉初年的社会背景,以及“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如何缓解社会经济成为重中之重。

    郡国并行制最初可以帮助西汉,缓解当下的社会体系和社会经济。给予诸侯国更大的自治管理的权限,可以让各个诸侯国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汉景帝时期的吴国便是最好例子,天下钱粮多出自吴国。可见郡国并行制的实施调动的诸侯王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力。

    《史记·吴王濞列传》说: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各大诸侯王,也是费尽心机。

    吴王刘濞绝对是一个发展生产力的“能人”,史料中曾这样记载:

    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贱更,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佗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余年。

    吴国在他的治理下,迅速发展起来。导致后来朝廷眼红,在汉景帝时期不得不重新调整策略,实行削藩。

    郡国并行制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也存在统治者对于政治模式的探索。显然在西汉初年,这项政策的实行,对于刚刚创建的西汉来说,的确是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的一项创举。以至于后来的“白马盟约”的实施都是为了保证汉室宗亲,刘氏政权可以稳定的发展下去。先秦的只是实行的郡县制,以至于天下大乱,秦朝并没有可以依赖的力量,导致最终的覆灭。

    只实行分封的话,也同样很可能导致天下大乱的结局。所以说郡国并行制的实施,对于西汉初年的政权来说,既是探索,也是当下最为稳妥的政策方针。

    三、汉朝的淮南王英布为何又称为黯布

    答:英布是与韩信、彭越齐名的汉朝开国大将,《史记》和《汉书》中都称其黥布。相传英布小的时候相面的人说他“当刑而王”,英布在成年后因犯法被判受黥刑,遂以为应验而欣然受黥。在参加建造丽山墓的工程时,英布广交豪杰,后逢陈胜、吴广揭竿起义,便起兵反秦。楚汉交兵时,经刘邦等人积极争取,英布归汉,并为汉统一天下立下累累战功,被封为淮南王。英布就是因为曾经受黥刑而被司马迁、班固称为黥布。黥刑是从夏商的墨刑继承而来的肉刑,属于五刑中最轻的一种,战国、秦朝时使用普遍。施刑的方法是用利器刻犯人的皮肤,然后在刻痕上涂墨,使犯人的皮肤伤愈后留下深色的伤疤。黥刑属于小刑,当时使用凿为施刑的工具,后世才用针刺。起初黥刑是凿额部,因而又称天刑(“黥凿其额曰天”)。秦朝时刺墨的位置上有了不同的区分,对奴妾是黥面额中央及颧部(《秦简?法律答问》)。由于被黥面的人脸上带有标记,一般不会逃跑,在战国时常被贵族用做守门人,黥也从主刑逐渐变为作为其他刑罚附加手段而存在的附加肉刑,直到被汉文帝废除。不过,黥的标记作用也被后世所运用,南朝宋明帝统治时期,劫窃执官仗等应处斩刑的罪犯遇赦时,会在两颊黥上“劫”字。宋代实施的刺配中的刺复活了古代黥刑,刺墨的位置有刺面、刺额角和刺耳后等区别,又因受杖、徒刑罚的不同而刺不同的图形,因配役的远近不同而区别深浅。元代用刺刑较多,刺墨的位置分出刺臂、刺项等几种情况,并区分了初犯、再犯、三犯。明清相沿不废,直到清末修律才彻底废除。

    四、汉朝的淮南王英布为何又称为黥布

    答:英布是与韩信、彭越齐名的汉朝开国大将,《史记》和《汉书》中都称其为黥布。相传英布小的时候相面的人说他“当刑而王”,英布在成年后因犯法被判受黥刑,遂以为应验而欣然受黥。在参加建造骊山墓的工程时,英布广交豪杰,后逢陈胜、吴广揭竿起义,便起兵反秦。楚汉交兵时,经刘邦等人积极争取,英布归汉,并为汉统一天下立下累累战功,被封为淮南王。英布就是因为曾经受黥刑而被司马迁、班固称为黥布。黥刑是从夏商的墨刑继承而来的肉刑,属于五刑中最轻的一种,战国、秦朝时使用普遍。施刑的方法是用利器刻犯人的皮肤,然后在刻痕上涂墨,使犯人的皮肤伤愈后留下深色的伤疤。黥刑属于小刑,当时使用凿为施刑的工具,后世改用针刺。起初黥刑是凿额部,因而又称天刑(“黥凿其额曰天”)。秦朝时刺墨的位置上有了不同的区分,对奴妾是黥面额中央及颧部(《秦简?法律答问》)。由于被黥面的人脸上带有标记,一般不会逃跑,在战国时常被贵族用作守门人,黥也从主刑逐渐变为作为其他刑罚附加手段而存在的附加肉刑,直到被汉文帝废除。不过,黥的标记作用也被后世所运用,南朝宋明帝统治时期,劫窃执官仗等应处斩刑的罪犯遇赦时,会在两颊黥上“劫”字。宋代实施的刺配中的刺复活了古代黥刑,刺墨的位置有刺面、刺额角和刺耳后等区别,又因受杖、徒刑罚的不同而刺不同的图形,因配役的远近不同而区别深浅。元代用刺刑较多,刺墨的位置分出刺臂、刺项等几种情况,并区分了初犯、再犯、三犯。明清相沿不废,直到清末修律才彻底废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2022年9月2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9月2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2022年9月2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治愈出院1例(鹰潭市1例,在贵溪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2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
    2022年9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9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2022年9月1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治愈出院1例(鹰潭市1例,在贵溪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30例,累计出院病例1425例...
    2022年8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8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2022年8月1日0-24时, 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新增治愈出院2例,均在南昌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97例,累计出院病例1395例。截至...
    2022年7月3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资讯

    2022年7月3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2022年7月31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新增治愈出院1例,在南昌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3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